真实的金融界(1)

就是在这一刻,人们首次知道了艾斯曼并不只是有一点愤世嫉俗。他的脑海里有一张金融界的图画,这张图画与金融界的自画像有着天壤之别,而且要比后者更接近于真实。几年之后,他辞去工作,进入了对冲基金奇尔顿投资公司(Chilton Investment)。他对告诉别人把他们的钱放到哪里已经失去了兴趣。他想,如果他自己管理资金,而且按照自己的判断投资的话,他或许还能够维持自己的兴趣。在雇用艾斯曼之后,奇尔顿投资公司也有了新的想法。“说到史蒂夫,”奇尔顿公司的一名同事说,“是的,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他会选股吗?”奇尔顿公司最终认为他不会选股票,因而重新调整了他的工作,让他重拾他的老本行,为那些真正作出投资决策的人提供服务。艾斯曼讨厌这个工作,但他还是做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学到的东西,让他为即将发生的危机作好了准备。他了解了消费贷款市场内部正在发生的一切。

时间到了2002年。在美国,公开上市的次级贷款公司无一幸存。然而,有一家历史悠久的消费贷款巨人——家庭金融公司(Household Finance Corporation)成立于19世纪70年代,长期以来都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艾斯曼一直认为他对这家公司非常了解,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意识到,他其实并不了解这家公司。2002年年初,他拿到了家庭金融公司新的住房权益贷款业务的销售文件。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比尔·奥尔丁格(Bill Aldinger)在竞争对手纷纷破产的情况下,仍在大力发展家庭金融公司。正在消化网络泡沫破灭苦果的美国人,似乎应该没有胃口借入新的债务,然而,家庭金融公司的放贷速度却穿前的快。它的一个重要增长来源是第二抵押贷款。文件上提供的是一份15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但是它被伪装成了30年期的贷款。它将住房拥有人在15年间需要还款的金额假设性分摊到30年间,而且问:如果你原本应该在15年内支付的款项分30年来支付,你的“有效利率”会是多少?这是离奇的不诚实的销售宣传。借款人听到的是“7%的有效利率”,而事实上利率为。“这是无耻的欺骗,”艾斯曼说,“他们在愚弄他们的客户。”

艾斯曼很快从借款人中找到了投诉者,他们说出了他们身上刚刚发生的事情。艾斯曼寻遍了全国各地的所有小报纸,在华盛顿州的贝林哈姆镇找到了一个名叫约翰·史塔克(John Stark)的记者,他为《贝林哈姆新闻》写稿。在艾斯曼突然找到他之前,史塔克写了一篇关于4个认为自己受到了家庭贷款公司欺骗的当地人的故事,这4个人找了一名代理律师,想起诉这家公司,并且宣布抵押合同无效。“一开始我还有点怀疑,”史塔克说,“我以为又是一个借钱借得太多的人,而且还聘用了一名律师。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这篇文章一见报,就吸引了很多读者:在贝林哈姆周边的数百人拿起了报纸,发现他们原本以为利率是7%的抵押侍,事实上利率是。“这些人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史塔克说,“他们愤怒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前没有意识到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论艾斯曼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都把问题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工作就成了全力对抗家庭金融公司。他提醒报社的记者们,他动员杂志撰稿人,他对待“推动改革社区组织协会”很友好,这样的情况应该还是头一次出现,一个来自华尔街对冲基金的家伙对一家致力于保障穷人利益的组织表现出类似的兴趣。他多次去拜访华盛顿州总检察长,他满脸狐疑地听说总检察长已经调查了家庭金融公司,但一名州法官禁止他公布调查结果。艾斯曼弄到了调查结果的副本,其内容证实了他的疑虑。“我想对总检察长办公室的家伙说,‘你们为什么不抓人?’他会说,‘他们是家有实力的大公司。如果他们走了,还有谁在华盛顿州推出次级贷款?’我说,‘相信我,将会有一列火车驶进来,满载着赶来放款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