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律 用人之长(11)

当拉拉队长,就是为团队成员喝彩。奥格威说:“当员工有令人激赏的表现时,明确地表达你的赞美。” 韦尔奇也问:在过去一年中,你的团队有没有举行过庆祝活动?他说:“其实工作中的欢庆永远都不嫌多。”但是,这不是指员工表现平庸的时候你也高喊“太棒了”。奥格威说:“设立超高的工作标准,如果员工没有达到,就予以责备。最容易损伤团队士气的事,莫过于主管容忍属下二流的工作成果。”

团队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做教练。见团队之长,识团队之异,育团队之长,必须要做教练。奥格威说得更精彩:“著名的医院会做两件事:一是照顾病人,二是教导资浅医生。奥美也在做两件事:一是照顾客户,二是教导年轻的广告人。在广告的领域里,奥美就好比一所教学医院。”韦尔奇列出了八条领导力准则,第一条就是: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团队,把同员工的每一次邂逅都作为评估、指导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机会。注意:每一次邂逅。

■ 管教

当教练的第一个层次,是“管教”。管教的时候,教练常常说:“照我说的做!”管教需要做三件事:训练、规范和考核。中国女排当年“五连冠”的胜利果实,扎根于日本教练大松博文的“魔鬼训练”。韦尔奇在通用电气推行的强制排名、末位淘汰,就属于管教中的考核。跟训练一样,考核也是必需的。德鲁克也说:“把持续表现不好的人从岗位上解聘是为了他自己好。”

哈佛商学院教授斯科特·斯努克讲领导力课时,回忆了自己上中学时被著名篮球教练鲍比·奈特无情训练的经历:整整半天反复做单调的防守站位练习,连篮球都不让摸。尽管大家当时都怕这个教练,但是最后都成了更好的防守队员。斯努克说,“在工作中有些技能,只有通过重复、训练、习惯、纪律才能掌握,而通常你不会去做”,教练式领导通过严格训练,“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好的领导,或者更好的篮球运

动员”。

■ 说教与身教

当教练的第二个层次,是“说教”。说教比管教更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你该这么做”。说教需要做三件事:沟通目标、具体指导、提供反馈。美国著名橄榄球教练文斯·隆巴迪从来不对球员说“这就是我的方式,你就照着做”,而是说“我们要这样做,原因是……”管教以权威服人,说教则尽量以理服人,一般来说比管教更有说服力。但是光是说教的话,说了别人不一定信,信了也不一定会,所以还要更进一步—“身教”。

当教练的第三个层次,是“身教”。身教的时候,教练相当于在说:“我做给你看。”身教需要做三件事:亲身示范、言行一致、创造成果。这跟当队长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仍然很不一样。这三件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成果,以胜利来鼓舞人心。著名足球教练金志扬以擅长鼓舞球员而著称。但是金志扬强调说:“对于教练来说,业务能力是最根本的,如果当教练的能力不行,找不到克敌制胜的办法,那即使你人品再好、再会鼓动人心也无济于事。”

■ 请教与传教

当教练的第四个层次,是“请教”。请教的时候,教练相当于在问:“你说怎么做?”请教需要做三件事:打开自己、打开他人、打开团队。打开自己,是要倾听他人的反馈,承认自己的不足。打开他人,是要激发队员的思考,唤起他们的主动性。打开团队,则是信息公开、集体决策。请教,是从团队“管理者”到团队“领导者”的分水岭。管理者管理的是事,解决已知问题,所以管教、说教、身教即可;领导者领导的是人,解决未知问题,所以要请教。

当教练的第五个层次,是“传教”。这个时候,教练像传教士一样,说:“我们一起做。”传教也是做三件事:灌注意义、团队修炼、以人为本。教练要为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注入崇高的意义,把工作团队变成一个修炼团队。现在,阿里巴巴的马云就在这么做,他为阿里巴巴的员工注入的意义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在传教的层次上,“教练”不仅是传教士,还是“老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教练”是注重胜负的,对教练的考核标准是比赛的成绩,而衡量老师的标准则是学生的成长。老师更加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和自己的没有终点的个人成长。隆巴迪经常说,他相信人能够摘到星星。

■ “满园花开”

管理工作其实常常是枯燥乏味的,让它变得有意义的一个方法就是随时随地都当教练。韦尔奇说:“用户来访可以给你提供检验自己销售队伍素质的机会。去工厂参观时,可以接触那些有前途的新的生产经理,看看他们是否有能力担负更大的责任。会间休息时,可以抓紧时间对某位即将首次作重要报告的团队成员进行辅导。”

韦尔奇使用了“园丁”的比喻,比“教练”更富有美感,不过实质是一样的:

如果把每天都看成培养人的过程,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实际上,请把自己当做一名园丁好了,一手提着洒水壶,一手提着肥料桶。偶尔,你需要去除一些杂草,但是大多数时候,只要浇水、施肥、细心呵护就可以了。

随后,你就能看到满园花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