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谁是全球化的赢家?(15)

很多人从棉农的政治影响力中看到的是狮子,而非瞪羚,这种政治影响力表现为将天气和价格的风险转嫁到美国的纳税人身上。我们也从以压倒对手为目的的对市场的长期主宰中看到了他们狮子的一面。从一开始,美国种植者就一直在避开劳动力市场。但在最初的至少150年里,美国的棉花生产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密集的产业之一。然而,从种植园奴隶制到佃农、公司生活区,再到使用墨西哥工人,大部分美国棉花发展史都是关于如何创造性地避免寻找工人并向他们支付工资的历史。压制劳动力市场一直是美国主宰全球棉花产业的核心方式。在压制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数代奴隶、佃农和外来工人的自由被剥夺了。让这几代工人惨遭厄运的不是劳动力市场,而是市场的缺失。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美国棉农补贴是近期批评家诟病的焦点:补贴的数额太大、太不公平,补贴由全球自由贸易卫士美国实施更显得虚伪而尴尬。但是,它们并非事情的全部。

与纳尔逊·雷恩施展开竞争要求将棉花种植工厂化,但是工厂化棉花种植需要资金,而任何类型的营利性工厂都需要运转良好的市场、技术知识、基本的文化以及由各种机构组成的类似良性循环。20世纪末,许多贫穷的棉花生产者缺乏资金、有效的市场或文化,也有可能这三者都缺。尽管美国有良好的制度,但尚不清楚廉价劳动力是否算得上优势。当人们毫无选择时,劳动力成本就低,而不识字的人又没有多少选择。要记住,内德·科布熬过了佃农制度、棉铃虫、所有的自然灾害和拖拉机的来临。但当政府引入需要他识字的计划时,他最终放弃了。不识字的人的劳动力价值低,因为不识字的人只能与棉花的敌人-天气、害虫、杂草徒手搏斗。纳尔逊·雷恩施有各种带有复杂指令的先进的武器来对付这些敌人。尽管美国农业政策的批评者指责美国的优势来自棉花补贴,但取消这些补贴对提高识字率、财产权保护、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毫无帮助,至少在短期内如此,而正是这些将纳尔逊·雷恩施带向世界市场。乐施会的激进分子也可以加入这些事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