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算是见过世面!”
“就连绥远城的将军也贪恋锦福居的饭食,隔三差五也来这儿解馋!绥远城你知道吗?”
“知道,也叫新城,是将军衙署的地方。我听姑父说起过。”
“对啦,最初是座军营!”
杏儿早晚起卧都有一名伶俐的丫头伺候,张口吃饭,伸手穿衣;三天两头吃宴席。史靖仁的夫人史路氏特意又请了几位太太来陪杏儿,她们的丈夫都是归化城内有名的大商号的掌柜。这些富贵女人隔三差五就会差人给杏儿送来一些衣物用品,衣服都是绫罗绸缎,其他用品也都十分讲究,什么发簪啊、手镯香帕啊的。在她的梳妆台上堆了许多。
半个月之内杏儿在锦福居、宴美园、大观园、麦香村……归化城有名的饭店吃遍了!
有一天逛街,眼前的情景让杏儿吃了一惊:“这条街上都是饭馆啊!”
“奇怪吗?”
“真是奇怪!”
“还有让你奇怪的呢!——我带你去看,那条街上经营的全都是山西面食!”
“是吗?”杏儿高兴地说,“我最爱吃面食。”
史夫人把杏儿带到通顺街一家饭馆,落座后史夫人对杏儿说:“你不是爱吃山西面食嘛,那你就放开肚子吃吧。”
把跑堂的师傅喊来,就见那师傅说:“我们的面食有百余种呢,我给您念叨念叨:比如剔尖、擦面、拨面、猫耳朵、河捞、拉面、刀削面、拨鱼、揪片、炝锅面、醮面片、转面、翡翠面、蛋黄面、浇肉面、打卤面、三和面、鸳鸯面……”
“行了,”杏儿笑着打断了堂倌的话,“我哪里吃得了这样多!真的比咱祁县饭馆的面食还全呢!”
“归化城是大地方!”
堂倌说:“你以为呢?……我们饭馆经营的面食之所以种类齐全,与山西商人的推动分不开。归化城晋籍的买卖人多!”
后来杏儿回到义和鞋店。说起山西面食,姚祯义也是很来情绪,说:“归化这地方不一般!生意奢华太甚,南来北往的客商谈买卖大都选择在饭馆,名曰便饭,其实一点就是山珍海味,巨鳖鲜鱼,为的是体现买卖的真诚!习俗使然,就形成现在的繁荣局面。说起来,咱山西商号的饮食,一类是商号内部日常用饭,另一类是做生意待客用饭。商号内部吃饭不付伙食费,有大、中、小灶之分。经理吃小灶,伙计、学徒吃中灶、大灶。就大灶伙食标准而言,也高于当时当地中等人家水平。所以说山西走西口来的人大都不愿意返回去了,就是这个原因。这里生活好,吃的用的都比山西好!”
史夫人说:“今日我陪你到一个稀罕处吃饭。”
“什么稀罕处?”
史夫人笑道:“京履居!”
“京履居是什么吃处?”
“有讲究!如归化城有一种饭馆叫小班馆子。”
“什么意思?”
“小班馆子是一种高级饭店,里边有歌女唱曲,这种馆子多设在比较僻静的街巷,光绪时全城有三家,即大召东夹道的‘锦福居’,棋盘街的‘荣升元’,三官庙街的‘旺春园’。
“难道说比咱祁县还讲究?”
“那是当然!要不然为什么来归化做生意的山西人都不愿意回家呢!”
“原来是这样,真是的。”
“京履居财东是山西太原大茸商贾氏,荣升元的财东是山西祁县人鹿茸牙纪梁诚信。小班馆子每天中午后才开门营业,门面外边用黑布白心书写‘包办酒席’、‘南北大菜’幌子。凡来的客商均有自备大骡子轿车。每到吃饭时间轿车能停满一条街。三更天以后才由各商号小伙计打上灯笼,把老板接回去。”
“好气魄!”
“还有呢,归化城茸客和票号业务获利很多,所以他们不惜花钱搞交际应酬。而一些商号为了向票号贷款,也不惜花重金在小班馆子招待客人。小班馆子按照山西客商的习惯,制作销售晋商喜爱的菜肴糖饼。小班馆子十二人一桌,每桌最少需银十两,有时高达二十两。小班馆子厨师每月薪金三两银,小费可收十五六两银,所以归化城集中了不少山西的餐饮人才。归化城还有一种大戏馆子,是仅次于小班馆子的饭店。这种饭店一面卖饭,一面唱戏,所以又称戏酒馆子。”
“好,咱去看看!”杏儿说,“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开眼。”
史夫人接着说:“大戏馆子的营业有季节性,通常冬天开张,因为这时旅外蒙的客商返回归化城,各商号都要请客。像山西人开办的大盛魁商号及元盛德、天义德商号。请一次客分好几天吃,每天有五六百人,小班馆子自然摆不下那么多桌子,必须在大一点的场面举行。同时戏班到了冬天,不便远行,便在馆子演出,于是大戏馆子在归化城盛行起来。大戏馆子中设在小东街的宴美园,楼上楼下能摆七十二张方桌,大西街的同和园,楼上楼下能摆一百二十张方桌。每张方桌,正中坐二人,左边二人,为了不妨碍看戏和端盘上菜方便,右边只坐一人,共五人一桌。所吃饭菜分为‘四六席’、‘改菜席’两种。‘四六席’就是四干果、四冷莱、四大碗、六中碗,中碗内有一碗海参,除大米饭、花卷、黄酒外,还有马蹄酥一类的‘腰饭’。光绪三十年后,每桌‘四六席’约值银一两多。‘改菜席’也是四大碗、六中碗,只把九碗肉菜改为海鲜,添了干贝、鱿鱼等每桌约值银三两。大戏馆子请客,属商界普通应酬,虽大老板吃饭要到‘小班馆子’,大戏馆子赴宴的多为小顶生意掌柜、伙计和学徒。大戏馆子除被大商号‘包堂’外,平时按桌订座,由饭馆安排好时间,发散请帖。客人来到,由堂倌领到预订桌前入座。有时家眷被邀,但青年妇女不去,多是老太婆带孙儿孙女。女客酒席在楼上,两边垂幔和男座隔开。商人赴宴均穿长袍马褂。当主人到客人面前斟酒时,往往先由山西忻州籍堂倌高喊:‘东家给满酒哩,不另啦!’商号青年学徒去大戏馆子吃饭,是商号掌柜让学徒去学习‘人恭礼法’,所以他们不敢高声喧哗,更不敢鼓掌叫好,戏场秩序井然有序。据说,光绪时在宴美园唱戏的是吉升戏班,艺人有十三红、飞来凤、二庆旦、杏娃黑、杏儿生。在同和园唱戏的是长胜戏班,艺人有千二红、一杆旗、二奴旦、八百黑、二娃娃。这些都是山西北路梆子的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