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孩子的兴趣天赋(2)

让孩子多方尝试,接受孩子可能在学习中所有停顿、不安,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要以权威的身份压制孩子。家长可以婉转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做决定。

造就出不同领域的小天才

你发现孩子的课业成绩不理想,但是很有运动天分,可能在棒球、篮球、田径等项目很拿手,身为家长的你如果肯定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妨让孩子参加校内的运动比赛或相关的课外活动,假日可以陪着孩子来场运动讨论会,家人一起看篮球比赛或棒球比赛,共同观赏、讨论电视转播运动相关的竞赛内容。

在讨论的过程里,孩子从生活与运动内容的接触中,可不断增强他的学习力与记忆力。随着运动知识的增加,他会变得更有自信,在同学面前成为一位运动专家,除了回答同学的问题外,也制造一些话题与同学们互动。

像我儿子,他很喜欢运动,因为打篮球的关系,让他身材越来越健壮,也越来越有自信。趁着周末或者假期,我总会和他到家附近的河滨公园来场比赛,不仅锻炼我的身体,也和儿子切磋球技。

举例来说,要是孩子特别有语言天分,身为家长的你,可以搜集跟语言相关的课程内容、电视节目、音乐录像带等。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感兴趣的事物,有助于提升学习力,这样的努力过程,也会为他带来许多成就感。

我自己很喜欢听英文老歌,因此我每天都会在家里放英文歌曲,还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就是因为老歌,才爱上英文的。我也将这个方法沿用到我的儿女身上,从他们幼儿园开始,我就时常在客厅不断播放同一张英文专辑,久而久之,他们也朗朗上口,虽然不见得每个单字的发音都很完整,但是他们已经学到口语的英文说法。

当孩子找出适合自己的领域,甚至能够不厌其烦地持续下去,而且他们可以因此获得别人的赞美,在自信心推动下,孩子当然会学得越来越起劲。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处,发觉孩子们的特殊点与天赋才能,就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会让孩子乐于付出时间与精神在学习上,这种主动求知的态度与随之而来的学习效果,必定比被动或强迫学习的成果强得多。

父母的言语鼓励是一种魔法

请记得,孩子对自我的认识,源自于父母的评价,所以言语鼓励对孩子有很大的功效,只是不经意的一句夸奖和加油,都能对孩子的未来有所帮助。

以美国社会学家顾里所提出的“镜中我”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个人可以从与他人的互动发展出自我概念,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把别人当作一面镜子,从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使我们了解自己。因此,我把他的理论延伸到对孩子的教育。

我常常赞赏儿女的良好行为,有一次,我的儿子在地铁站的楼梯口看到一位老太太要搬很重的菜篮,他赶紧上前帮忙她,他说当他看到老太太露出心安的微笑时,整个人有种轻飘飘的感觉,我听完他的诉说,拍拍他的头说:“你做得很好,就是要抱着时时帮助他人的心。”

后来,儿子都很愿意对他人伸出帮助的双手。

由此得知,假如父母经常赞赏、鼓励孩子,他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所以能够触发其积极性。但如果经常责骂孩子,将使其失去自信,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我都会教我的儿女,每天出门前,要站在镜子前,对着自己说:“我很棒!”20次,随着次数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就一天天地建立起来。

同时,父母可以用客观的方式记录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历程,表现最佳的事情有哪些,从中也许能发现孩子的潜藏天赋。若是孩子有一双巧手,在艺术创作方面表现得很出色,家长可以试着多培养孩子有关艺术与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对这个领域更感兴趣,达到兴趣与热情兼具的双重目的;如果孩子的球类运动表现出色,别担心他们因此变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让他们了解运动类的知识与活动,也许他们有机会成为未来的旅美职业棒球选手王建民,或世界顶尖高尔夫职业选手曾雅妮。

以我为例,我总是在平时偷偷观察我的两个宝贝,我不会要求他们具备相同的能力,但我会培养他们拿手的兴趣,比如女儿的数理能力很好,我就会把曾经读过的相关丛书推荐给她,并且在她阅读过后,一起探讨研究。

儿子的文科和运动很强,所以我不会逼迫他一定要加强数学,我反而会请他专注于英文、中文的发展,当然数学也要维持一般的水平。运动对儿子来说,是每天一定都要做的事,平日他会在放学后和同学约在篮球场,来一场练习赛;而前面有提到,我会在假日和他一起去公园打球。

对我的孩子,我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根据两个不同的特性来教育他们,直到现在,我还是会依照这些方式不断修改自己的教育态度,生怕自己遗漏任何细节处,所以各位亲爱的家长,和我一起“因材施教”吧。

多一点亲子互动——当孩子的心灵捕手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家庭的互动是否频繁有关,很多家长都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他们的心灵层面也是需要被满足的,如果父母不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直到他们长大以后,才发现已经错过陪伴他们成长的时光,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好的交流,不仅能听到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也能让彼此的心越来越靠近。

现代人多半忙碌,平日大家各忙各的,只有短暂的夜间或假日,才能有较多的时间相处,如果晚间或假日还安排孩子参加才艺班或学习课程,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光就更少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看到彼此充满误会或根本不沟通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在外交了坏朋友或有什么问题产生,在第一时间,他们不可能会和父母商量,而是找同学或朋友讨论,久而久之,亲子之间当然越来越疏离。孩子若是因此交到损友、误入歧途,将得不偿失。

家长一定要经常与孩子互动,一起玩游戏、运动、阅读、看电视等,把家变成学习的地方,为孩子提供感官丰富的环境,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各种感知能力,如果家庭环境允许,甚至可以全家外出游览,扩大孩子的视野,增长见闻,从生活中获得知识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通过亲子互动与沟通,父母可以掌握孩子们的动向,包括他们的生活交友、课业状况,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成长全程参与以及付出关怀的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日常所需外,也滋润他们的心灵缺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