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孩子的兴趣天赋(1)

培养孩子的兴趣天赋

英国的一项研究表示,天资聪颖的孩子和一般孩子相比,失败与成功的几率一样多。自1974年开始,乔安·佛里曼教授便开始观察210名在数理、艺术与音乐领域中具有特殊天赋的孩童,发现只有3%的资优孩子可以将这些才能发扬光大,更上层楼。

她说:“以一般人的标准来看,也许只有6名孩子被认为是成功的。天资聪颖的孩童在六七岁时,潜力可以发挥到极致,但是有许多孩子会陷入潜能受阻的情况。”

这项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由于童年时期需要不断接受挑战,无法像同年龄的孩童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反而没办法发挥潜能。

有些做法激进的家长会给这些具有特殊天赋的孩子过多的压力,甚至将他们与同龄的朋友分开,只为了发展所谓的特殊潜能,导致他们长时间专注在智力提升上,缺乏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佛里曼强调:“具有天赋的孩子也是正常人,但是他们却必须面对特殊挑战,尤其是外界对他们不切实际的期望,使他们与同年龄的孩子相较之下,显得奇特却不开心。”

事实上,不论是天才儿童还是普通孩子,都需要获得亲友的支持。接受他们的本性,拥有适当的机会发展潜能,否则,纵使孩子具有再独特的优异特质,也会因为环境的不恰当或教育方式的错误,而扼杀他们原有的聪明才智与发展机会。

如果孩子能够在一项事物上有杰出的表现,并且表示强烈的喜爱,而且这件事情又非常具有意义,那么这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家长可以从中发掘孩子独特的天赋才能,鼓励他们勇于为梦想尝试。

我和我家两个宝贝,从小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在每天的傍晚时分,我们都会到家里附近的公园散步,我在他们都还小的时候,会指着几朵花,问他们花的名字。等他们回答之后,我再告诉他们花名的由来,以及什么是花蕊、花瓣,各有什么功用,直到现在,他们对动植物仍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他们的生物学基础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包罗万象,家长如何启发孩子的兴趣,开启他们的天赋呢?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让孩子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

找出热情——让兴趣延续下去

如果对事物感兴趣,通常会激发我们独特的热情,在从事这些兴趣时,也会更投入,心情更愉悦。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能找到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一定有助于提升学习力。

所以,家长要常常与孩子聊天,了解他们喜欢的事物是什么,崇拜的偶像是谁,最喜欢看哪方面的书籍或是电视节目,是否有特别喜爱的音乐,每次看报纸会先翻阅哪一个版面等。父母可以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判断,发现他们在做哪件事时会浑然忘我,而且做得特别有兴致。当我看见儿子打篮球,散发出神采飞扬的光芒,有别于其他时刻的表情,我知道篮球就是他的兴趣,接下来,我就时常陪他一起练习打篮球,参与他的生活,他的球技也越来越进步。

家长可以试着培养全家共同的嗜好,让孩子觉得他的兴趣获得家人的支持,加上全员投入的参与感,更具有激励作用。家人一同进行快乐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孩子找出吸引他们的事物,也能让家人拥有美好时光与共同回忆。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兴趣,提供孩子探索兴趣的机会,维持他学习热忱。

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方式:

1.找出孩子特别喜欢从事的活动,如弹钢琴、绘画、阅读或运动。

2.与孩子共同规划学习目标,关心孩子的进度,适时给予奖励。

3.如果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阻碍或挫折,父母要想办法让他们重拾信心,和他们一起面对、解决问题。

4.别用权威的态度要求孩子达到极高的学习标准,即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不如预期,也不能显现失望的表情或以数落的话语让他们难堪,否则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影响学习效果。

5.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明显进步,父母也应该想办法找出与孩子兴趣相关的正面学习素材,如孩子喜欢绘画,除了鼓励他们在绘画技巧上有所精进,也可以安排假日的艺术之旅,带他们参观画展,或者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创作灵感。

6.要让孩子明白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半途而废无法成就梦想,不断累积才会有成效。

以上6点,是我在帮助自己儿女与学生时,根据累积的经验而整理出来的,通常,爸妈与孩子如果共同做到以上6点,相信最后获得的成果绝对不会太差。

多方尝试——开发孩子无限的可能

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很多从未触碰过的全新事物充满了吸引力,因此父母可以让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激发孩子更多元的兴趣天赋。

可是孩子在学习与成长中,心性未定,他们可能今天对某件事情很感兴趣,明天就完全不想做原来吸引他们的事情。

父母可以在一旁观察,找出孩子感兴趣、专注学习的事情有哪些,千万别因为孩子的惰性,而对他们严加斥责,这样的责骂可能会让他们心生畏惧,而放弃学习才艺。

遇到困难找出对策,用宽容的心包容孩子

很多兴趣在刚开始学习时都是很新鲜的,但不代表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尤其当他们进入更核心的练习阶段时,往往会遇到退缩的困境,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孩子出现兴趣下降、想要半途而废的状况,父母要宽容以待,理解孩子的心情,才能有效地提出建议,让他们坚持下去。

我建议父母可以主动与孩子们聊聊,清楚地明白他们心中的想法,有时候,大人认为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不见得是他们心中最喜爱的事,最好顺着孩子的感觉走,别勉强他们按照大人的逻辑思维行事,也许经过短暂的休息或停顿,孩子们才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拥有热忱的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