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最保险的回答是:“其他的吗……其他的呀……因为我和他也不是很熟……”,或者把话又丢给对方:“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总之,千万不要说别人的坏话。
凡是说别人坏话的人,别人也会说他的坏话。所以,要说他人好的地方,绝不要公开说他人不好的地方。
只是“倾听”并不等于“善于倾听”
那些心理学并没有完全学透彻的人,通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大都把“听人说话”的真意弄错了。
确实,在临床心理学领域里,有一个原理叫做“无条件的肯定关怀”。
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解释这个原理,它的大概意思是,心理咨询师静静地听患者说他想说的话,并且给予肯定和接受即可。这样,患者说了他想说的话以后,心情就会好起来。
但这种做法只适用于心理辅导,而并不适用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只限定于心理辅导。如果真的把这个方法用在实际的交流中,对话就会变得很奇怪。
“我又被上司骂了。”
“……”
“就因为报告里写错了一个字!”
“……”
“而且,他总不依不饶的,真是让人受不了!”
“……”
“算了,我走了。”
前面这段话,根本就不能算做对话。 当然,这种只是听别人说话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
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不能只听别人说,还必须能很好地引导说话人。比如说,在听客户说话的时候,客人说道:“高尔夫快速进步的技巧是,不要随便更换球场。这是我的主张,也是我的信念。”对方的话听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无休止地让对方继续说下去,有时候,对方的话题就会越扯越远。
“对了,说起信念,我在经营公司的时候,也是贯穿了这个信念。我不会因为一些小小的原因就更换客户,所以和我们公司有来往的商社,在这30年里,没有一家更换过。这个信念我今后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好了,你回去吧。”
为了避免对方把话题越扯越远,真正善于倾听的人,不会让对方漫无边际、无休无止地发表“演讲”,而是会巧妙地将对方引导向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去。
比如,对上面的客户的发言,他会接着回答说:
“原来是这样,看来真的不能随便更换球场呢。这真是个好信念。看来您一直都很看重和我们公司的合作呀,在这里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像这样,把对方的话题引向自己希望的方面,这才能叫做善于倾听。
巧妙地岔开情绪激昂的对方的话题
在日本运动非常激烈的年代,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批判教授的场景。许多学生聚集在讲堂周围,对教授们怒声呵斥,目的是要让对方听取自己的主张。
那时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小插曲。当大多数教授被学生们的气势所压倒,只是默不作声地低着头的时候,一位教授朝着身边大吵大嚷的学生说道:“你们的嗓音可真好!”“嗯,你们看起来可真精神!不错!”等等,成功地把学生们身上的歹意消除掉了。
这位教授当时所使用的正是岔开话题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