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故里(14)

 

“是呀是呀,人分三六九等嘛,取不齐,取不齐。”潘正秋听出了马飞雁的“话中话”,应对如流地说了起来,“但,从‘大多数’来看,综合处还是不错的,同志们还是养之有素的。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观其态,赵处长带出的兵是合格的。你马飞雁就是赵处长一手培养出来的嘛。这就是明证。我刚才说的一番话,是针对个别人的。一颗老鼠屎坏锅汤。对于害群之马不能不防啊。”

对于潘正秋与马飞雁的一唱一和,特别是潘正秋的随机应变,前后两个腔调,赵进科早烦在心。这样的恭维话、这样的忽悠话,这样蹩脚的自圆其说,听着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太小儿科了!太把我赵进科当小孩子了。赵进科已老成多了,不会为一句话争得脸红脖子粗,也不会“良药苦口利于病”地向潘正秋献上逆耳忠言,他得察言观色、阳奉阴违,如打太极一样,借力打力,把潘正秋的话给“化”了。他看了看已坐在沙发上端着水杯喝水的潘正秋,随口说道:“潘局长,你别打发我心里得劲了,处里的人谁是啥脾气,谁是啥德性,我了如指掌,一清二楚,他们一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他们屙啥屎,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有两三个人就是不听话的叫驴,驴脾气血大。不说飞雁了,就是我,他们也不会给我好脸看,事事捣我的蛋。飞雁能把综合处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真不简单。我看,比我强多了。巾帼不让须眉啊!我说潘局长,干脆让飞雁当综合处处长算了。能者上,庸者让嘛。”

“赵处长,你也太谦虚了。你为我做铺路石做嫁衣还少吗?我小女子一个,能翻多大浪?代你管综合处,我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我那两把刷子谁不知道?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谁不知道你是能吏?当初傅登魁局长为啥重用你,现在咱们潘局长为啥重用你?就是因为你行嘛。扶不起的刘阿斗,谁会重用?还是安心当你的处长吧。别再恶心我了。”马飞雁接嘴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能干谁不能干,自有公论。你回来当你的综合处长是众望所归。民心不可违嘛。再说,咱们都是给潘局长干的,‘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种大道理加引经据典的客套话官场话赵进科听多了,并不是马飞雁想交出手中的权力,也不是她真正佩服赵进科多有能力,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他仍在“劳动改造”中,潘正秋会是这态度?马飞雁会鸟你?赵进科不以为然地回道:“是啊,当领导得有群众的拥护。群众拥护你不仅仅说你多有本事,而且还看你的人品官德。一个人的人品行止、器宇胸襟、才识能力、修养秉性都是群众所关注的。有才无德,群众不会认可你的。当然,官场上,重要的在于领导的看法与说法。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嘛。我赵进科既无才又乏德,是潘局长还有飞雁处长抬举我,要不然,在局里我混得下去?事实证明了我的话千真万确,放之四海而皆准。”

赵进科的话戳到了潘正秋的疼处,潘正秋有点尴尬,假装痰卡住了嗓子,咳嗽了几声,打断了赵进科的话。

马飞雁感到越说话越不投机,知道是赵进科故意发泄心中的不满,赶紧见好就收地说:“赵处长,好事多磨嘛。有句话不是说‘上天让你亡,先让你发狂’吗?你有了这一劫并不是坏事,即使是坏事不也变成了好事了吗?这正应了孟子说的那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嘛!要成大事,必受磨难。司马迁不受磨难,能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西游记》里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老天不折腾折腾他,会有好事?赵处长,你这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俗话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啊!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潘局长也是被命运之手左右着。他会存心跟你过不去?过去的事太复杂,既然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马飞雁这一番理论让潘正秋感到好笑,心想,真有你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胡乱联系,简直是乱弹琴。细一想,马飞雁说的不无道理。人,其实是受命运在摆布,人都要学会顺天意,尽人事,听天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