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爆发最大能量(2)

其实,这种人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自知。他们大多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完全可以脱离群体,独当一面。也许他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成功,但是,如果想达到更高远的目标,实现更宏伟的理想,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要知道,将自己置于团队之外,只能在孤独和无助中走向失败。就好像荒野中的狼,可以凭一己之力吞掉一只兔子,但想要消灭一只老虎就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了。企业最终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它们瞄准的目标是老虎而不是兔子!所以,企业是绝对不欢迎独行侠式的人物的,他们不仅忽视了团队的力量,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有些天才就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具有非凡的天赋、付出了超人的努力,也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梵·高和爱因斯坦。但是再有才华的人,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前人打下的基础,正如牛顿那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美国航天工业巨子休斯公司的副总裁艾登·科林斯曾对一个人做过这样的评价:“我们就像小杂货店的店主,一年到头拼命干,才攒那么一点财富,而他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赶上来了。”

这个人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世界闻名的苹果公司创办人。他22岁开始创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创造出2亿多美元的个人财富。对于乔布斯来说,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足可以为他赢得更多的赞誉,也足以让他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但这个大男孩却遭遇了挫折。

乔布斯再也无法像创业阶段那样与其他人合作,他变得脾气暴躁,对员工的要求也越发苛刻,再加上缺乏理性的管理头脑,他开始游离于人群之外。他手下的员工很惧怕他,每次看到他就像避瘟疫一样匆匆逃离,很多员工甚至不敢和他同时乘坐一部电梯,因为极有可能还没出电梯就被炒了鱿鱼。

就连他亲自聘请的高级主管——原百事可乐公司国内饮料部总经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称:“苹果公司有乔布斯在,我就无法执行任务。”

最终,董事会做出解除乔布斯的行政职务,只任董事长“闲职”的决议。

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名员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苹果公司而言,乔布斯的工作能力绝对毋庸置疑,否则,也不可能在短短的4年时间,就从白手起家到拥有2亿多美元的身价。但是,企业需要的是团队精神,而不是像乔布斯这样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独行侠。即使是出类拔萃的“老板级员工”,苹果公司最终也只能选择将其舍弃。

微软中国研发部的总经理张湘辉博士也非常认同苹果公司的这种做法,他曾说:“在招聘员工时,我们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须要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即使这个人是天才,但如果他没有团队精神,这样的人我们也坚决不要!”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微软在开发Windows XP时,500名工程师齐心协力地奋斗达2年之久,才有了5000万行编码的成绩。这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完美体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