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陈》——风与草的隐喻(1)

“君陈”是周成王的大臣。同时,他也是周公的小儿子,伯禽的弟弟。周公在世之日,东部的殷商遗民一直都由周公主管。周公去世之后,成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君陈,以便子承父业。这篇经文,就是成王对君陈的训示,他旨在告诉君陈,如何在殷遗民聚居区执政临民。

成王先提出了一个总的原则。他的原话是:“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这几句话既有高度,也有深度,还不乏境界:至治之世的馨香,天上的神明都可以感知;黍稷之类的食品也有香气,但它在明德的馨香面前,就称不上香气了。成王把这个理论的发明权归属于周公,并要求君陈一定要认真遵循。接下来,成王阐述了自己关于君民关系的理论:“尔惟风,下民惟草。”成王的意思是:君主是风,民众是草,草随风动,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这就是成王对于君民关系的认知。

把君与民的关系比作风与草的关系,亦见于《毛诗正义》的首篇:“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说:“君上风教,能鼓动万物,如风之偃草也。……风之始,谓教天下之始也……王者施化,先依违讽谕以动之,民渐开悟,乃后明教命以化之。风之所吹,无物不扇;化之所被,无往不沾。”这几句话,几乎就是对周成王“尔惟风,下民惟草”的注释。

同样的意思还可见于《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段话旨在表达的道理是:为政不须刑杀,只要君主自正,民众自然会受到感化。季康子本来希望以“严打”来止奸,以建设一个充满道义的政治社会。但是,孔子不同意这样的为政之道。孔子认为,只要君主一心向善,民众自然会随之向善。君主为政之德若风,小民从化之德如草,加草以风,无不倒伏;犹如化民以正,无不追随。孔子试图通过“风与草”这个比喻,劝诫季康子谨守正道。可见,在君民关系问题上,孔子亦持有与周成王相同的见解。

既然《诗》、《书》、《论语》都认同“风与草”的隐喻,那就意味着,以“风与草”的关系来比附君与民的关系,在中国早期是一种普遍的政治观念。按照这样的政治观,君主是政治的发动机或火车头,政治是否上轨道,是否向前发展,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德性。至于民众,则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对政治的发展,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显然,这是一种无视民众的政治观。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属于“政治不正确”的政治观。但是,这种“不正确”的政治观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它把政治发展、政治进步的责任完全归属于君主一个人:天下有道,是君主的荣誉;天下无道,是君主的耻辱。这就类似于一个私营企业,经营得好,利润都归私营企业主一个人所有;经营破产,欠下的债也由他一个人去偿还。以“风”自居的君主其实也是这样,无论成与败,都是君主一个人的。这个原型或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