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命》——贤相造就圣君 (1)

《说命》三篇,主要是武丁、傅说(yuè)两人之间的对话录。武丁,盘庚的侄子,在父亲小乙死后继任为君,是商代第二十三任君主。傅说,武丁时代的圣人,智慧过人,德行卓著,堪称伊尹再世,是“武丁中兴”的主要功臣。

武丁继位之后,在父丧三年期间,把政事交给内朝主管,自己默默不语。丧期结束之后,他依然不管政事。大臣们听不到君主发布的命令,感到失去了主心骨,很着急。武丁向他们解释:他自己一直在安静地思考治理邦国的方法;他已经梦见上天给他派来了贤良的辅佐,这个人将协助他发布政令。武丁根据梦里的场景,画出了这个人的肖像,并让人按图索骥,在天下寻找。后来,有人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个叫傅说的奴隶,相貌酷似武丁所梦见的人,就把他带回宫廷。武丁同他交谈之后,发现他果然是一位圣人,于是立他为相,并要求他:随时进谏,以匡正自己的行为,帮助自己追随早期圣王商汤,以安定天下。傅说回答说:“依从绳墨,木头就会变直;依从谏言,君主就会成圣。自己愿意随时进谏,以助君成圣。”

傅说担任宰相之后,就向武丁进言:设立君臣上下,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治民;只有效法上天,民众才会得到治理;不可轻出号令,不可轻易用兵;国家的治乱系于众臣,因此,任用官员,不能任人唯亲,要任人为能;授予爵位,要授予贤人,不能授予坏人;不要以德能自居;要有备无患;不要宠幸佞人;勇于改过,可防大错;要善待祭祀,要善事鬼神,等等。武丁听了,表示信服。

《说命》叙述的关于武丁与傅说的这段故事,再现了一则圣君贤相的佳话,颇具传奇色彩。

傅说的出现,就充满了神秘感:他最早出现在武丁的梦境中,他是上天专门派来辅佐武丁的。梦醒之后,武丁凭着回忆画出了他的肖像,并在建筑工地上成功地找到了他。这个过程就意味着,傅说是上天安排下来的。他来历不凡,非同寻常,当然有资格充任殷商政权的首辅。不过,这出戏十有八九就是武丁本人刻意导演的。在这出戏的背后,很可能是武丁事先在某个偶然的场合,已经认识了身份低下的傅说,并对傅说的才干、智慧、德性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他相信在傅说的辅佐下,有助于邦国的长治久安,能够实现政治上的“中兴”。然而,直接把一个身份低下的奴隶任命为众臣之首,很可能遭遇众臣的强烈反对。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武丁才演出了这一场“上天派遣,我们接收”的好戏。借上天之名起用傅说,即使有些大臣心里不服,口头上也不便说什么。“寻找傅说”的这个过程表明,武丁已经具备相当的政治智慧,他知道怎么去实现一个政治意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