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品牌印象(6)

 

门南的节节败退

门南是美国一家洗涤化妆品公司。许多年前,它生产了一种洗发调理合一产品,称为蛋白质21。产品问世后,很快就占领了13%的洗发剂市场。门南公司受品牌扩展策略的诱惑,在短期内接连推出了蛋白质21喷发雾液、蛋白质21护发剂和蛋白质21浓缩液等。公司老板对此信心十足:“我确信对我们最有利的一个办法就是,把一个已经出名的产品的名字转移到一个有同样特征的新产品上去。”然而事与愿违,蛋白质21的市场占有率迅速由13%降到2%,在排除了产品质量、价格、营销渠道等因素后,无疑,门南公司走进了品牌扩展策略的误区。

心理学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完全是以不同方式和角度来看同一问题的。生产者多采用“由里及外”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品牌扩展策略表面看来似乎合理的主要原因。门南公司的思路基于以下两点:“我们制造了蛋白质21洗发剂名牌产品,当我们的顾客在市场上看到了蛋白质21喷发雾液就会马上想到这两种产品出自同一厂家,因而也同样优秀。”或者,“门南公司生产出了蛋白质21洗发剂,我们的顾客总希望门南再生产出另一种高质量的喷发雾液”。总之,生产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一相情愿地站在自己立场上,由己推人,破坏了市场营销中的“定位原理”。要知道,一旦产品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定位置,要想改变其原有看法,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消费者的思维方式是“由外及里”的。

首先,在顾客心目中,一个名牌商标很可能就是一种产品名称的代用词。比如,提到雀巢,多数人马上会认为是指雀巢咖啡,而非雀巢其他。同样,“蛋白质21”在顾客看来就是特指“蛋白质21洗发剂”。品牌扩展造成消费者心理上的混淆,模糊了顾客心里原来很清楚的名牌地位。在顾客的心目中,名牌商标中的特定称谓已失去了它原有内涵。比如,众所周知,可口可乐是一种饮料,有多少人知道或者在乎可口可乐其实是一家公司的名字呢?对厂家来说,可口可乐是一个牌子、一个组织;但对于消费者,可口可乐就是一种有甜味的黑色的含碳酸的饮料。同样,顾客心目中的“蛋白质21”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产品名称,绝少有人会把它逐字分解为“一家叫门南的公司命名生产的‘蛋白质21’的产品”。门南的品牌扩展其实是在提醒顾客“蛋白质21”充其量仅是一个普通牌子,他们不能用“蛋白质21”代表洗发剂。

再比如,“娃哈哈”原是儿童系列饮品的著名品牌,它已在消费者心目中定位,其中蕴含着“娃娃喝了乐哈哈”之意。但该企业却将“娃哈哈”品牌用于“银耳燕窝”和“纯净水”等商品之上,其收效不佳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一举动也影响了娃哈哈系列儿童饮品的销售以及“娃哈哈”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原有定位。

当一个品牌能够提供给顾客某种“独特的价值”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品牌拥有了顾客。因为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他会首先想到该品牌。海尔总裁张瑞敏经常说:“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技术、人才都构不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顾客才拥有核心竞争力。”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品牌普遍面临着如何将名牌向品牌升级的严峻挑战。许多企业所谓的品牌只有知名度,而不具备“独特价值”——这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也是评估品牌价值的真正重点。目前普遍流行的资产评估只是一个美丽的数字而已。

当定位发生失误,即使是世界500强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的病痛与挑战。世界500强到底有多强?从规模上来说,如果把2010年市值排名第七的沃尔玛看做是一个国家,把它一年的营业额看做是这个国家的GDP,那么沃尔玛将远远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更不用说一些亚非拉国家了。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庞然大物,一旦它们在定位上犯了错,那就会陷入无法挽救的颓势,很难翻身。

索尼曾经是整个日本乃至亚洲的骄傲,在其最强盛的时候,日本人甚至相信有一天,索尼会收购整个美国。但今天,如果有人问:索尼是什么?可以说连索尼人自己都不能够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娱乐、影音、游戏、消费电子?索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高端产品的代名词延展得让人模糊,但羸弱的业绩却说明索尼已经没有强势的业务主导板块,即使在消费电子领域,索尼曾经的优势也一去不返。

成就和坚持一个品牌很难,而毁掉一个品牌可能就是在不经意甚至是顷刻间的事情。索尼低端转型,自挖墙脚;原本很好的高端形象,却因为竞争的压力,开始了走向中低端市场之旅。然而,市场似乎已经印证了索尼“往下走”的失策之处——索尼的销售量难以和定价灵活的中国品牌以及欧美品牌相比。

品牌形象及其附着的产品能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固化的位置,在于企业能提供给客户某种独特价值。在汽车行业,选择宝马轿车时,价格已经不是考虑的首要因素。提及BMW,你立即想到的是驾乘的舒适感,这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化的形象。假如宝马推出类似桑塔纳那样的轿车,品牌元素将会产生裂变而使得整个品牌形象模糊不清,那么势必遭到极为讲究身份、地位和圈子的高端消费者的摒弃,也就意味着这个品牌离消失不远了。而索尼,似乎正在走这样的道路。

我们看索尼中国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降价几乎成了主旋律的声音,其他的营销手段则乏善可陈,而且几乎都是新老产品一并降价,彩电、相机无一幸免,每次降价幅度大多保持在20%~30%。这样高频率、大幅度、持续性的降价,必将使消费者对索尼品牌的信心逐步消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