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经济学关于财富的基本理论(3)

 

二、道德本质论

财富的本质是道德。德行在生命中的永久传递性犹如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1.财富从何而来? 

从自性中来。必有生而为人的德行,才能够生而为人。五伦八德十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钱不是赚来的,是修德而来的,建功而来的,是积功累德的结果。中国古代认为不行没有功,不做没有德,所以劳动的本质是功德。

2.人为什么有贫富差别?

依据《楞严经》上共业和别业的论述,解释了贫富不均与财富差异的原因,富国有穷人,穷国有富人,共业与别业交杂分陈。德行有别,财富境遇就因之而产生差别。

有德者必可有财富,但是德者未必求财,德者的财富形式也未必是金钱的形态。只要他肯发心求财,也一定能够实现。真有德者一时受贫,是一时的表象,并不违反更不会推翻“德本财末”的公理。因世代宿因,因缘久远,不可思议。

若人一世忧苦受贫,至死无有瑞相相应,而生时号称有德,必为作假,非真有德。德非言说,“道是行的,德是做的。”

3.有财富者必有德吗?

有财富者必有德。若无现世德,必有宿德,其家祖上必有德,今有余庆。若当世为富不仁,作恶多端,则不是短命就是暴亡。若终其一生挥霍败德,仍然寿高财多,是其宿德广大,不能一世而尽。但是如果纯粹败德无善,终有败亡之日。若就一世而论,有财富者未必有德,是暂时的现象。“做善不见善,前世有亏欠;作恶不见恶,前世有余德”。

从曾子大学的德本财末说,世间的财富多寡,和兴业的亏赚,无不是内心自身德行真假善恶的体现。所以,本无财富多寡亏赚,只有德行的真假善恶。

茅于轼先生在《道德能值多少钱》的博文中,把人的行为后果按对人对己、有利有害的区分,列出四种组合,即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和损人不利己。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茅先生竟然说:“从社会整体来看损人利己未必不可取,只要损人很少而利己极大,此种行为就有利于社会。因为自己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此种行为可使社会的总利益得到增加。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种损人极小而利己极大的方法,整个社会将因此而得益。”这是深受西方经济学逻辑污染的看法,是明知故犯。如果这样的见地流之于社会,被当作“有良心的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岂不祸患无穷?这样的经济学不就是公然允许、漠视、纵容人的不道德行为吗?尽管茅先生也认识到“从道德评价来看,任何损人利己的行为都是不应该的”,也预见到“可能导致严重损人轻微利己的恶行普遍泛滥”,但是得出“道德评价和利益评价会有背离的情况”这样的结论,就是价值观的混乱,如果允许“只要损人很少而利己极大,此种行为就有利于社会” 这样的观点当作正常的经济学术观点,这个社会的结果一定是走向自私和灭亡。

中国自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个人品行,国家安定,全都注意防微杜渐,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并非危言耸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经济学所谓的损人小而利己大的“经济学算计”,是社会最终演变为冷漠社会、自私世界的学理根源。这不是学说问题,对于任何社会而言,这是危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破坏性思想。

现实中是没有“社会总利益”的,这只是想象中的概念,并不真实地存在于社会当中。真实存在的是利人利己的活动是最有益于社会的,人们要做到利人利己,就必须找到一种办法,能使社会的总利益扩大。真正的商业交换以及由此而带动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扩大社会利益的功能。因此商业活动是既符合于道德又符合于利益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善行。

然而有一些人误以为我国的传统道德观中一贯鄙视商业,嫌弃商人,其实这也是误解。中国古代强调务本,农业社会的根本就是农业,所以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多半出自防止商业对农业的过度盘剥的目的,在正常的贸易范围内,从文王到管仲再到后世的经济家,都是鼓励甚至优待的。有时商人自己也未必明白商业对社会的重大作用,而且确实有不少商人用欺骗的手段经商,破坏了商业的信誉,使这一大大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活动,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这种历史教训不单在我国出现过,而且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里同样出现过。不同的只是当今发达国家里已不再存在鄙视商业的偏见,商业活动已成为最讲究信用和道德的一种活动。不道德的人不断地被排除出商业活动的圈子,这种净化作用的结果是构成了一个方便安全富裕的物质环境。而在我国这种转变尚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我们应该自觉地推进这个认识上的转变,这是我国知识界、政界和实业界的一个重大任务。

损己利人被认为是典型的道德行为,但是从社会总体来看,每个人对自己来说是“己”,对他人来说又是“人”。同一件事对他本人而言是损己利人,对别人而言又变成了损人利己。由此可见损己利人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此种原则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制度性原则。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法律、条款、规定等等不可能以此原则作为基础。不论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都行不通,只有公平分配才行得通。在制度设计中,对等和公平不但在伦理上,而且在逻辑上是唯一可行的原则。

财富的本质不在于它能够使人“获得”的一面,而在于人们为了得到它而失去的一面。直接为了财富而努力的人永远揭不开财富的面纱,为什么?舍本逐末嘛,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怎么会有本质上的成就!为了伦理而辛苦劳作、耐心求索的人,却面临着更多的可能发现财富的本质在其面前豁然洞开的时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