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经济学关于财富的基本理论(1)

 

Life finds its wealth by the claims of the world.                 ——Tagore

“从那些看来同直接可见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种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性,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                           ——爱因斯坦

张五常教授认为:“一般而言,科学的起点是一些武断的假设,称公理(postulate or axiom)。通常不真实,往往抽象。所谓公理,是参与人不准在公理上争辩。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所有人的行为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跟着的第二个公理,是每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局限条件的约束下争取最大的利益(constrained maximization)”。中国经典经济学的公理与上述西方经济学公理的最大不同之处,不是不准参与人质疑、争辩,而是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最终验证它。中国的经典学问是“学而时习之”的学问,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检验。就是思想上的心得,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实习并获得印证,才会产生由内而外的喜悦,这种“法喜充满”和“有朋自远方来”而产生的情绪上的“乐”是不同的。因为他获得和印证的是“公理”——天下为公之理,而我们知道,在古代经典关于 “天”的几种含义中,最具本质意义的是“自然”。所谓公理,就是自然如此的天理。

索罗斯认为:“代理人应该代表其代理人的利益,但事实上他们趋于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其所应代表的认的利益之上。代理问题已经被经济学家广泛分析过,但完全是从合同和经济动机的角度出发,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伦理和价值观问题。而剔除伦理因素,问题就变得很难驾驭。如果诚实和正直取向在人们的行为中失去控制地位,人就会日益变得只受经济动机的驱使。市场原教旨主义宣称的‘价值中立’,实际上是削弱了道德价值观。”人们之所以一错再错,总是重蹈覆辙,就是因为没有认识清楚“天行有常”。看不破表现形式的人,就认识不到本质的内涵。本章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经典中所载的关于财富本质、生发、现象和运用的公理,理通法自明,如何作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古兰经》有言:“如果你叫山走过来,山不过来,那你就走过去”。现代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当我们迈步走时,如果参照物是人,那么就位移来说,也相当于山走过来。所以,只要开始改变自己,世界就会向着你所期望的目标转变,只是你要读懂世界为你而转变的方式。其实不是财富远离我们,而绝大多数情况是我们拒绝走向财富。当我们决定走向财富的时候,财富也在走向我们。世界归根结底是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存在和变化的,只要我们意志坚决、心中宁静,就一定会发现“隐藏”着的实质。说是隐藏,其实是我们自己蒙蔽了心眼所识,才误以为那原本宛然立于面前的实质被隐藏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