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你的日子不寂寞(2)

跟她一起听音乐,国内的,国外的,只要能找得到,就找来听。我听不太懂,估计她更听不懂,但我们都极享受那个过程。给她讲故事、吟古诗,小红帽、灰姑娘、海的女儿……我借着给她讲故事又复习了一遍或者说是补上童年那一课。我的童年,清贫匮乏,甚至从来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童话书。

那时,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围着她转。唱啊,读啊,对着襁褓中的她,总有说不完的话。当然,不会只让她小小的脑子里装唐诗、童话、轻音乐,也会抱着她到院子里,看云,看月,看花,听树上小鸟的“啾啾”声,看院子里两只好斗的大公鸡如何支楞起脖子里的彩色羽毛对峙……爷爷奶奶去做事,爸爸在千里之外的部队上,屋子里只有我和她,可我觉得那就是我们整个儿的世界,一个多姿又多彩的世界,在那片世界里,寂寞,孤单,都被赶得无影无踪。淼淼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皆不错,想来与那时我这个“爱说”的妈妈有着极大的关系。人之初,如玉璞。要把她雕刻成什么形状,全在大人。那时的我,却觉得那个娇嫩的小人儿是一块张开着无数毛孔的海绵,在急切地等着我用那些满含着爱意的知识乳汁一点点去滋润她去喂养她。处处留心皆学问,培育孩子,应该也是这样子的,生活即是最好的教育课堂。

在早教的过程中,我还是不赞成过多地教给孩子知识,而是开发孩子的天性,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他4岁时就已具备了其中的50%,在4到8岁期间再获得30%……”所以,0到3岁这个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可塑性最高的阶段,应该充分把握好这个阶段开发孩子的潜能。

从来没想过要把她教育成一个神童,也没渴望她天生就是一个天才。只是尽自己所能,给她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门,一步一步引领着她走进这片五彩斑斓的世界。她总是不让人失望,三个月大,抱着她到外面去玩,她已懂看大人的脸色。邻居给她东西,她很高兴地伸出小手去接,我只重重地盯了她一眼:“嗯,淼淼,怎么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那句话,她或许根本听不懂,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对她说过。可她的那只小手立马缩回去了,眼神里满是委屈,很乖地趴在大人的肩头。以后再给,没有大人的默许,再也不肯伸出手。六个多月,她自己在床上玩,还坐不太稳,却把床上所有的玩具很快就分清了。“淼淼,去把你的枕头给妈妈拿来。”四下打量了一下,她立马向床头的小枕头爬过去,拉回来,很骄傲地给我。我给她一个亲昵的吻,算是奖励。八个月大时,她已能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妈妈——拿”她坐在童车里,玩具不小心掉到地上去,她喊我去帮忙。“妈妈——疼”不小心从床上滚下来,她一边哇哇大哭,一边伸出一只小手去摸自己的小脑袋。

说起来,那应该算是我生命中又一段比较难熬的岁月。他在军营,我和女儿在老家。半年产假休完,就把她扔给奶奶,一个人到县城上班。从家到单位,二十多里地,每天早早踩了单车去,下午又箭一样地飞回来。村口桥头,每天黄昏,奶奶抱着她,成了一道固定不变的风景线。远远地看到那一老一少,心里已是抑不住的欢喜,而她一声稚嫩的欢呼:“妈妈回来了!”让所有的疲惫全都跑远了。

同事们都慨叹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上班不容易时,他们又何曾知道,我的日子,因为有了她的陪伴,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孤单寂寞。有时,也会想,那一段两地分居的日子,何不看成是女儿的幸事?因为在那一段岁月里,我把无法寄达到远方的爱,全部给了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