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董事都是反对采用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的,包括李彦宏的创业伙伴徐勇。采取竞价排名商业模式,意味着百度放弃已经实现的“垄断”市场的战绩。在互联网刚在中国初冒嫩芽的2000年,这样的成绩是历经艰难取得的。放弃已经做成熟的市场,并且将所有的合作对象都变成竞争对手,这是很冒风险的。
“我们这样干,肯定会影响搜索技术的销售。”董事们几乎是站在徐勇一边一致反对李彦宏:“Robin(注:李彦宏的英文名为Robin)!我们当时投资可不是让你做竞价排名!”吵了3个小时,李彦宏怒了。“我不做了,大家也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李彦宏猛地将手机朝桌上摔去。
据说,李彦宏的这个越洋电话,花了500多元的电话费。李彦宏一直在同这些董事进行据理力争。事实上,那天,李彦宏并没有说服董事会。但董事会最终答应他尝试一下。正是李彦宏的专注与执著,让那些远在美国的投资人更愿意把赌注压在他身上。
2001年8月,Baidu.com Beta版上线。2001年9月20日,Baidu.com开始竞价排名业务。竞价排名这种模式尽管在随后的运营过程中饱受质疑和诟病,但不可否认,依靠盈利模式的转变,百度走过了痛苦的互联网寒冬。此后的8年时间,百度的收入主要依靠排名竞价获得。
同时,由于公司业务的转型,百度开始直接面对终端用户,从此成为独立的搜索引擎公司,结束了给各大门户网站打工的日子。
“中国不打折”
1999年10月,李彦宏作为优秀华人代表受邀参加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庆典,这次归国,让他看到在中国发展互联网的机会,坚定了他回北京创业的决心。时光荏苒,一晃10年过去,此时的李彦宏已经不是当初那位在外企打工的工程师,而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企业家。这一年,李彦宏应邀前往美国出席中美经贸论坛,会见美国政要,并在几所美国知名大学进行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媒体称:这次美国之行,有“技术偶像”之称的李彦宏,在最具技术创新魅力的美国掀起了一股强有力的“中国旋风”,让美国甚至全世界开始对中国青年一代企业家刮目相看。
李彦宏如此受欢迎,自然和他所经营的百度的成功有关,与他对百度的经营之道有关。李彦宏的理念,就是要让他创办的公司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承认,他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在计算机方面的高水平的技术。同时,也希望百度给更多的人不仅带来生活上的便捷,更能带来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