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林彪坠机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四届全国人大没有开成,宪法草案也没有再提起。1973年,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尊孔的。此后不久,《林彪与孔孟之道》作为一号文件下发全国。一场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展开。批判的矛头很快指向了梁漱溟。
笔者:因为他是个儒家,所以一开始搞批林批孔的时候,他没吭声。别人说,他一句话也不说。别人问他,他说不是我不说,我一说出来,跟时下这个运动有碍。别人劝他说,你只要批林批孔就好。他一笑,说,我说的是批林批孔这个内容,但是我跟你们说得不一样的。结果大家一定让他说,最后他接受了,他说,好,你让我说,可以,你得给我时间。给多长时间,问问他,他说你给我两个半天时间,我讲。
1974年2月24日,是梁漱溟发言的日子。笔者记得,这一天,梁漱溟显得特别郑重。
笔者:他那天很特别,把自己的中山装穿得笔挺啊,还拿了一个教授的皮包。因为解放以后他没当过教授,这次好不容易当了一回教授。这个印象,这个细节特有意思的,过去从来没有看到他拿个教授的皮包。他讲得很长的,批林批孔这个事情,他说是个政治运动,涉及孔子,涉及……克己复礼……
梁漱溟后来回忆当天的情景时说,台下很安静,没有人打断。我已经二十余年没有登过大学的讲坛了,这一次倒是得到了一次登台开讲的机会。梁漱溟发言的题目是《今天我们如何评价孔子》。他在文章的开头说,今天我们若轻率地贬低孔子或抬高孔子,皆与他无所增损,只是自己荒唐妄为。
笔者:他说中国的文化,是不能够离开孔子的。孔子是2500年前的人,孔子是上承2500年,下启2500年,特别是下启。这样的人物,你说他一无是处,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梁漱溟如此评价孔子,立刻遭到了质疑。人们追问他对批判林彪的态度。
笔者:我认为像林彪这样的人是没有路线的——这是梁漱溟的话。没有路线的。为什么没有路线呢,因为我对路线有个定义。路线,政治路线是一个政治家对国家、民族的公开主张,这个就不管他是对是错都是路线。毛主席有革命路线,大家都在学,都知道。这是梁漱溟原话——说刘少奇,有“三自一包”、“三和一少”,这也是路线,他都公开讲的。甚至于彭德怀,庐山会议上的万言书,他也是公开主张的啊。说彭德怀有路线都可以,唯独林彪没有。那林彪没有路线,你怎么批林彪,怎么批啊?他说我说几句话,就是我批林彪啊,林彪不是人,是个鬼,这就够了。
如此一来,梁漱溟又多了一个罪名。替刘少奇和彭德怀等反党分子辩护。政协批判梁漱溟的运动立刻升级,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批林批孔兼批梁”。
笔者:批判嘛,批判力不够,干脆搞大,军代表、统战部和政协军代表组织,搞大,搞成大会,200人大会。大家上台讲,其实内容都差不多……搞了好长好长时间,差不多一年吧。搞完以后呢,梁漱溟也不检讨,让他检讨他也不检讨。他说,完就完。他天天洗耳恭听,你怎么说都可以。他还有一个特点,批判中间一休息,他就打太极拳,你怎么批都可以。
梁漱溟的太极拳,从春天打到了冬天。局面就一直僵持。
笔者:到了最后,回到学习组,学习组那个时候有二十来人。在学习组中,王芸生、于树德都对梁漱溟说:梁先生,搞了这么久,从4月份到9月份,到秋天了,冬天都快到了,对你自己就没点触动,你就没有想想这个事你是怎么考虑?他不说。后来几次问他,他说,我说几句话啊,这个孔子有句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就是我这个志。我就坚信我的理性,我的理性,我是坚信不移的。你们不管谁,没有充分的一种理由说服我之前,我不能改变。
这一场针对梁漱溟的批判最后又不了了之。
1974年9月,毛泽东有过一个批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名单上的人参加招待会甚好,可惜没有周扬、梁漱溟”。很多人认为,这个批示,隐含着毛泽东对梁漱溟的保护之意。80年代,笔者把这个批示告诉了梁漱溟。梁漱溟听后是一种既严肃又欣慰的神情说:“人无完人是句至理名言,对于凡人或伟人,都同样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