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959,韶山之行(16)

这时,有人提议要与毛泽东合影。毛泽东笑道:“我举双手赞成。”尽管他心里有些不快,但他十分眷恋家乡,热爱自己的父老乡亲。

走出“松山一号”,天色已晚,夜幕开始从天边拉开。

在这栋四周苍松翠柏竹环抱的灰砖平房前,摆着一些木凳。毛泽东走上去,坐在前排的长凳中央,毛宇居、贺菊英紧挨他左右两边坐着,其余的人也走上去,或坐着,或站着。

毛泽东身着白色上衣,因为天热,上衣敞开了一粒扣子,下身着一条灰布裤子,皮带显得有些松垮。他神情严峻,再也没能像刚才那样谈笑风生。

摄影师想让他的表情愉快一点,但尽管费了很大的力,他还是始终笑不起来。

“咔嚓”一声,闪光灯亮了,摄影记者按下了快门,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人们的熙攘声把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像想起什么似的,对乡亲们说:“远地的留在招待所歇宿,等下安排住宿;近处的、周围的,派车子送你们回去。”

客人陆续走了。毛泽东回到了他下榻的一号寓所。

夜深了,天空疏星点点,万籁俱寂,人们都进入了梦乡。“松山一号”房子里还亮着灯光。毛泽东在卧室里踱着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他又来到走廊里,与警卫人员闲谈了一会,然后回到卧室踱来踱去,沉吟不已,直到天边露出了一片鱼肚白,那被红绒幔子遮住的玻璃窗还透出微弱的灯光。天亮的时候,毛泽东才在硬板床上休息了一会。

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整整32年没有到过韶山了。如今,他终于回来了,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涌上了他的脑海啊!历史的长河,在他泛舟的这一段出现了澎湃的巨浪。毛泽东一夜没睡,吟成了一首《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早在青年时期,毛泽东就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抱负,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大革命时期,他怀着对家乡的关心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两次回到韶山,亲自点燃了韶山的革命火种。1927年元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时,在毛震公祠召开的群众欢迎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称赞农民运动“好得很”,“农会万岁”,并充满激情地说:“我毛润之为人民谋解放,30年革命不成功,决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如今,革命成功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终于回来了,远方的游子回来了,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这一切怎能不使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