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萧三——第一个为毛泽东立传的人(4)

1919年7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萧三常为该刊撰稿,发表自己的激进观点。萧三第一首公开发表的白话散文诗《节孝坊》就刊登在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号上。此后,毛泽东与萧三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但相互勉励,不断进取。

1919年,萧三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他从一师毕业,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经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1月,萧三与任弼时等代表中共莫斯科支部参加了列宁的葬礼及护灵活动。回国后,担任共青团湖南区委书记、中共湖南区委委员、共青团北方区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和代理书记等职。1930年,他出席了在苏联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并主编该会刊物《世界革命文学》的中文版。1934年出席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会议,会见了高尔基,经中共党组批准,参加过苏联共产党,连任过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同年, 38岁的萧三与苏联姑娘叶华结了婚。在苏联期间,他通过文艺作品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土地革命及毛泽东等领袖人物。

1939年初春,日夜思念祖国的萧三在任弼时的支持下,终于被批准回国。他“一路风餐露宿”飞渡天山,回到日夜想念的延安,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战友毛泽东身旁。

毛泽东得知萧三回到延安,十分高兴,设便宴招待这位刚从国外归来的老朋友。席间,二人回忆起20年前一起到天津大沽口的看海之行,毛泽东风趣地说:“那时我还相信旧小说里所写的蓬来仙岛是可能的。”

饭后,毛泽东邀萧三到他简朴的书房兼卧室里小坐。他知道萧三抽烟的瘾大,临别时,还从书架底下取出一厅自己舍不得抽的香烟,吹了吹上面的灰尘,然后塞进萧三的口袋。

萧三是秘密归国的。因此,他的妻子叶华和未满周岁的孩子萧立昂未能与他随行。

1939年底,叶华接到萧三从延安寄去的信,说他已得到昔日的同学和好友、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的批示,同意她们母子来延安。就这样,叶华母子于1940年8月离开瑞典,经苏联转新疆,进入西安。萧三亲自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把妻儿接到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的一些领导人、知识分子和群众,热情地欢迎萧三一家。萧三多次带儿子立昂和妻子叶华骑马到枣园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对他们很热情,每次都请他们吃饭。有一次,他还风趣地说:“叶华中国化了。”叶华听后非常高兴。  

萧三喜欢作诗写文章,到延安后不断有新作问世。毛泽东喜爱看他的作品,每当萧三将作品送他时,他都认真阅读,评价甚高,有时也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经常向萧三写信,给予多方鼓励和支持。

早在1939年6月,萧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辑部担任主任,他将自己的一本诗稿送给毛泽东,请他指正。同年6月17日,毛泽东欣然命笔,给他写信,勉励有加:

子暲同志:

(一)大作看了,感觉在战斗,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全部是战斗,盼望你更多作些。

(二)高尔基晚会如无故障当来参加,惟这几天较忙一些。

(三)马,待查问一下看,这事倒不容易。如你在边区范围内行动,那我可以拿我的马给你用一下;如往外边,就得另想法子。

敬复。

毛泽东  

六月十七日

萧三写的这本诗稿,其中一部分后来收入了他的诗集《和平之路》和《萧三诗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