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诞生(1)

 

11、飞机上的两小时

1990年的时候,有一件大事。那就是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那个时候的北京非常热闹,但是你问上海人和深圳人什么事最热闹,那可能还不是亚运会,而是当时的股市。当时,上海和深圳的证券公司门前经常是人山人海。 

(图 48 )万国证券人山人海

万国证券,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那个时候的股市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来形容。注意图中的两个人:一个人的手牢牢抓着柜台,另外一个人表情非常的执着。

(图49)深圳证券排队人群

1990年,全国股民开始向深圳涌来。从3月份开始,证券公司门外简直是人山人海,把交通都阻断了。股票买卖不分昼夜的进行着。

1990年5月,《人民日报》驻深圳的一个记者,写了一篇内参,有这么些描述,说连市政府的这些公务员都人心思股、人走楼空、办公楼都空了,干啥去了?炒股票去了,然后是一夜暴富,成了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暴发户。

在同一年,上海的江湾体育馆,因抢购认股权证发生了踩踏事件。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市场的这种过热现象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就在这敏感的当口,一封发自深圳、没有署名的群众来信,在高层传阅。信中认为,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关得越早越好,再发展下去要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跳楼了。

20年前的时候,凡是碰着新鲜事大家都会问:你是姓资还是姓社?这个问题也问到了原本就非常敏感的股市头上。

就在这个时候,1990年11月深圳和珠海特区迎来了十周年的庆典。在珠海的庆典仪式上,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找到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鸿儒,说回北京的飞机上要讨论股市的事。

图50、51 飞机上的两小时截图(说明)

刘鸿儒回忆道:

“他提了许多问题,他曾经问,股票市场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我就根据当时的情况回答,现在95%都是散户的钱,是老百姓掏钱买的股票,这并没有影响所有制,因为60%的股份仍属国家和集体单位。他还问我,股价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么高?我说,这与当时的市场供求有关,主要是5只股票量太小,购买股票的钱过多。他又问干部、共产党员买股票怎么办,该怎么监管、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临下飞机的时候,我说,无论如何,股票市场的试点还是应该继续试下去。请相信我们这些老共产党员不会随便去搞私有制,我们会有办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发展道路。”

就这样,专机从广州到北京,江泽民问,刘鸿儒答,两个小时间,未来中国股市的命运就这样在一起一伏的云层间确定了。

以上内容图略,图片内容请参考原图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