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与消费者情感沟通

加强与消费者情感沟通

2010年新年伊始,以黄晓明、王珞丹为代言人的苏宁电器新一轮形象广告开始在电视屏幕上播放。

苏宁第一期的代言人是潘玮柏和孙俪。早在2005年,苏宁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消费者调研,结果发现苏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稳重有余、时尚不足,给消费者的感觉是老成持重、坦克式企业的风格。

苏宁电器营销总部执行副总裁卜扬解释说:“当时的调研结果很出乎我们的意料,要知道苏宁的管理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企业内部更是激情澎湃、热火朝天。我们必须改变消费者对苏宁品牌的印象,于是我们从情感引导上入手,使苏宁的品牌大幅度年轻化、时尚化。”

代言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当时选潘玮柏,就因为他很阳光时尚。但苏宁不能光走时尚路线,因为家用电器属于大众消费品,除了时尚人士之外还有一些居家人士,肯定要兼具家庭亲和力,孙俪就很有家庭亲和力-一个是时尚代表,一个是电视剧女王,具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

苏宁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既满足了商品的属性,同时又有一些差异化的特点。当时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苏宁要将代言人换成黄晓明和王珞丹呢?

了解近年来家电产品消费群体发生的变化,就不难解读出苏宁此举中的智慧。传统家电产品主要以30岁以上的消费群体为主,随着电脑、手机等新兴3C电子产品销量的日益上升,其目标消费者-20~25岁的年轻人逐渐成为商家需要重点传播的对象。

卜扬解释说:“毕竟代言人有一定的周期,潘玮柏、孙俪为苏宁品牌代言的时间从一年延长到两年,后来又超期延续半年,我们很舍不得这两位艺人的代言。但从品牌代言人运用的角度来讲,消费者一般会产生审美疲劳。另外企业发展的定位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需要新的代言人面向消费者。”

苏宁第二次选择代言人要比第一次难很多,想突破,又不能把既有的品牌传播积累都抛弃掉。苏宁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研,不仅仅限于娱乐明星,也包括体育明星、科技工作者、表演艺术家、作家等,全方位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黄晓明和王珞丹。

此次苏宁的品牌代言人传播,一是要延续时尚、年轻的品牌路线,同时希望代言人把苏宁的行业地位体现出来。苏宁希望在时尚、年轻的基础上,品牌尽可能靠向实力派一线。黄晓明无论是受众认知度还是在娱乐圈的排名都比较靠前,在国内算是“一哥”,而此时的苏宁已成为行业第一也是毋庸置疑的。王珞丹属于新生代,针对她的影视作品影响力,苏宁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她在“80后”、“90后”人群心中很有地位,属于上升期的明星。王珞丹在出演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电视剧中,都是个性十足、气质活泼,有经典的语录,可以充分体现苏宁一贯推崇的内在实力与个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