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淮海战役”:迂回开下“中华第一店”

“淮海战役”:迂回开下“中华第一店”

1999年12月26日,苏宁打响了综合电器连锁的第一枪,在南京新街口,其自建的18层苏宁电器大厦开业,成为当时中国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综合电器零售商场。早上8点,顾客的队伍已经围着大厦绕了好几圈,熙熙攘攘,苏宁不得不提前开门。这一天的营业额竟然达到数千万元,南京城一时间为之哗然。

所谓万事开头难,但也有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之说,下围棋时落下的第一颗子,绝不是为了争寸土而去,而是为了争势而去。张近东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开第一家综合家电店的时候,倾尽了心力。

在苏宁人今天看来,当年新街口店的开业颇不容易。当时苏宁要开业,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个是引进品牌,一个是广而告之。

当苏宁决意走综合家电连锁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上游厂商实际上并不是很在意。毕竟,苏宁多年来专一经销空调,对于黑色家电、电脑、手机以及厨卫行业尚不熟悉,一下子从单一品类经营到多品类经营,其大手笔令众厂家将信将疑。而且,苏宁一直以批发占主导,现在突然宣布要搞综合电器商场,要专心搞零售,而且一上来就开出面积这么大的家电商场,很多家电企业对苏宁究竟能撑多久心存疑虑,再加上传统的零售渠道商的拼命施压,在摸不清楚苏宁底子的情况下,很多厂商看到更多的是苏宁一口吃天的风险,纷纷拒绝直接供货。

“我们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开业,要开业我们的产品就要丰富,我们要直面消费者,要告诉他们,从此苏宁是经营多种产品和品牌的,是可以满足他们各种需求的。我们的目标是长远的,但当时阶段性的目标是:我们必须要有产品。这个问题无法回避,我们必须去解决它!”张近东如是说。

当时为了完成品牌引进的目标,苏宁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进行游说,很多时候张近东会亲自出马。张近东亲自回访同在南京的A.O.史密斯热水器工厂,获得对方的支持,成为第一个进场的非空调企业。

但在与飞利浦彩电谈判时,却没那么顺利,对方明确表示不会直接供货给苏宁。“为了让他们给我们一点空间,实现品牌采购的成功,我们一次就进了价值600万元的飞利浦电器,把600多万元的钱给了他们,没有特别优惠,没有账期,同样都是客户,为什么这样对我们苏宁?我们忍了。不赚钱,我们也忍了。最开始对方给我什么价,我就卖什么价。比如,他供给我3000元一台,我就卖3000元一台。我们要走连锁化,就不能受价格问题干扰。当时我早作好了亏本的打算,客观讲我亏不起,但我必须要告诉我的团队,我要让他们没有顾虑。现在亏本,我们今后再想办法弥补,但我绝不会停下来,绝不因此而破坏整个计划和目标。”

面对苏宁零利润、“巨亏”引进品牌的诱惑,很多厂家迅速改变了态度,争相前来洽谈。引进品牌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的最大问题是,要开业,就要隆重告知天下。

听到苏宁要开大型综合电器商场的消息,苏宁的老对手-新街口百货商店、中央商场、南京交家电总公司再次备感压力。虽然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不会再上演1993年那一场八对一的恶战,但他们下的工夫也还是不小。在货源、促销方面,他们严密防守,围追堵截,制造障碍;而在媒体控制上,力度尤大。

为了迷惑对手以及提前把工作做到位,苏宁就对外宣称12月18日开业。而对手们就提前把广告全部买断。对手摆出的姿态明显是:没有广告,让你默默无闻,看你怎么开业?!

那时候对手利用他们的实力,想让苏宁在媒体上无声无息。他们把媒体版面全部买断,打出和所有的供应商联合促销的广告,目的就是把苏宁的计划全部打乱。苏宁要开业,他们把广告全部包下来,还把苏宁的价格完全透明化。比如说某个彩电或某个冰箱,苏宁进价是2000元,他们就在广告中表明:苏宁进价2000元/台,我方现卖1700元。

面对这种情况,苏宁该怎么解决和应对呢?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作战中要能调动对手而不被对手所调动,实质就是通过调动对手而掌握战场主动权。《百战奇略·致战篇》进一步阐释:“凡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能赴战,则我势常实。多方以致敌之来,我据便地而待之,无有不胜。”就是说,调动敌人前来交战,就会使敌人处于兵势常虚、被动不利的地位;我不受敌人调动,就会使我军处于兵势常实、主动有利的地位。作战中,只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敌人就范,就可以无往不胜。

张近东清醒地认识到,当对方火力太盛的时候,最明智的措施就是什么也不做,以静制动,于无声处听惊雷。

“他们打出来的广告一下子就把消费者的眼球吸引过去了,把大家的购买欲给调动起来了,打彩电仗、空调仗、冰箱仗,这无疑给苏宁的开业作了铺垫,我们只需要在对方消停的时候,趁机把自己的广告推出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