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多空篇(14)

逆向推理往往更容易得到真相

■交易成本怪圈的产生

在判断市场多空走向的时候,我们需要接触到外面的信息,这个信息可能是来自于交易所、券商、机构,也可能来自于上市公司的公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内容?笔者前面介绍的各群体赢利模式此时就派上了用场,即我们要先明白对象群体的赢利模式是什么,然后再弄清楚信息或者市场言论和上述群体赢利模式之间的关系,从中剥离陷阱和干扰信息,发现市场的真相。换句话说,作为投资者首先不该轻易相信任何的分析和信息,而是要逆向推理。也就是说,将自己放在自己的对立面,站在发布财富效应群体的角度去思考整个问题,那么原本错综复杂的事情就简单起来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投行、券商,当他们兜售某一种产品时,会说这种产品这样那样好,能够给客户带来多少多少的利润,而风险则几乎是没有的,或者是由他们承担的。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这边,似乎就很难看出其中的破绽,因为对方早就将你的心理琢磨清楚了。此时你要做的就是跳出自己的思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整个问题。你想一下,券商的赢利模式会是什么呢?从中能够获得什么?最怕的风险是什么?如何让购买者去承担风险而自己获利呢?往往这样思考下来,再联系前面的各资金群体的赢利模式,就很容易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排除陷阱。

图1-8交易成本怪圈示意图

交易所、券商、基金、机构、媒体等群体抛出来的所谓市场赚钱效应、财富神话,实际上是源于其自身赢利模式的迫切需求,也是源于股市的交易成本怪圈(如图1-8)。国家需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来释放财政上的负担,将整个经济搞活,进行体制上的优化,也需要给予中小企业顺畅的融资渠道,同时很多的资金群体也需要投资渠道来增值,这样股市就应运而生了。而股市的诞生就意味着交易、券商和经纪公司从中受益,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即可获利,这在上面介绍这些群体赢利模式时有过详细分析。此外上市公司、大小非、保荐和承销机构也是借助公司上市完成了获利。而这两大类群体都是依靠着交易量和市场资金来生存的,有了交易量和资金就有了其赢利的来源。所以他们需要将市场赚钱效应尽力扩大,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资金,并将市场交易量推上去,获得大量财富。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市场中大部分群体需要付出,也就是亏损。怎么办?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进来填补缺口,于是市场开始大肆“吸金”。如此循环往复,市场壮大起来了,而一批批的股民也被推到了亏损的位置上,这就是交易成本怪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