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约2年前,小男孩丹尼斯和他的家人参与了我们的“父母是孩子的老师”项目,因此从丹尼斯一出生我便有机会观察他的成长,直到他26个月。丹尼斯给我留下了特殊的印象。他5个月时看起来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管见到谁,他都会报以微笑,他是个让人开心的小伙子。尽管他长得并不是很帅,但是他很讨人喜欢。

可是,到了2岁时,丹尼斯就变得有些招人烦了,他的父母和弟弟饱受他的折磨。一次,我去他家,发现他总是惹爸爸发火,而且看上去他是故意的。

当时,丹尼斯在厨房里四处乱跑,这里捣鼓一下,那里捣鼓一下,他的举动充满了目的性——让爸爸注意到他,惹爸爸发火。比如,他走到饮水机前按动按钮,使水就流出来。当爸爸上前阻止他的时候,他一点也不吃惊,反而很期待爸爸训斥他。显然,他经常这样,也多次受到大人的训斥。毫无疑问,他在培养爸爸的习惯,而不是爸爸在培养他的习惯。

爸爸刚把丹尼斯从饮水机前拉开,丹尼斯就跑到桌子前,而他6个月大的弟弟正好坐在桌子旁边的婴儿座椅里。在爸爸的注视下,丹尼斯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故意用手捅弟弟,惹得爸爸很恼火。那时,我能确定,如果爸爸不训斥他,他反而会觉得爸爸不正常,他会继续用手捅弟弟,直到爸爸训斥他。

接下来,丹尼斯把目标指向了橱柜,他把食物涂抹在橱柜上。爸爸既觉得狼狈又十分恼火,不停地制止和批评丹尼斯,但这对丹尼斯似乎没有任何效果。他只是看看爸爸,稍作停顿,便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挖空心思地捣乱。他的小脑瓜充满了无数的想法,对于做什么能让爸爸火冒三丈他简直是一清二楚。谁都喜欢既聪明又乖巧的孩子。对于照顾他的父母来说,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是看到儿子到处闯祸,还是很烦恼。

很多像丹尼斯的孩子,到了3岁,都会变得调皮捣蛋。孩子一般都是20个月以后,变得好动爱闯祸,随着月龄的增加,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无天,这让做父母的越来越头疼。等到满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非常擅长”捣乱了。

5个月时是小可爱,2岁时是捣蛋鬼,孩子为何会变成这样?作为旁观者,我很清楚丹尼斯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当然我也知道应该如何避免让丹尼斯变成捣蛋鬼。

每当看到一些对“问题孩子”的分析时,我总是想起丹尼斯,还有很多与丹尼斯类似的孩子。我承认先天因素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会有影响。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童年,特别是8~24个月时的生活经历,会对他们个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会在他们的头脑里打下烙印。

如果告诉父母,孩子之所以爱捣蛋,完全是先天秉性如此,父母会觉得有些许安慰。我很希望自己也认同这种看法,但是我不能这样。因为除了少数孩子,大部分孩子之所以爱捣乱,都是由于父母在潜移默化中把孩子给宠坏了,换句话说,是父母导致孩子爱捣乱,而不是孩子本身想捣乱。“让人崩溃的2岁”,就是指这些孩子。

如果没有被父母宠坏,孩子在2岁时就不会像丹尼斯那样,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他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很乖巧。而那些类似丹尼斯的孩子则会四处捣乱,哭闹不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