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把夜明珠说得这么玄呢?这个很简单。历史上,黑暗中的光源必须用火,火有一个特性是不能直接触摸,一摸人就灼伤了。而只有这种夜明珠可以攥在手里,它没有温度却又有光线,这个对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试过拿着一个不大的夜明珠贴在纸上,它的光线足以让人看见纸上的字,所以古人就觉得这东西太神奇了。
答案:D. 石珠
3.清代官员的朝珠有多少颗?
A. 99颗 颗 颗 颗
马未都评:朝珠是清代独有的一种礼仪,上朝时才佩戴,它是从佛珠演化过来的,所以它的珠子的数量就保持了佛珠本来的数目,即108颗。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朝珠的品级。最高品级就是皇帝佩戴的,这在清宫档案里记载得非常清楚,就是东珠。东珠就是珍珠,满族发迹于白山黑水之间,黑水珠就是指黑龙江流域生产的珍珠,他们认为是家乡出产的,所以认为东珠最好。东珠也叫北珠,因为它产于东北方。
大家知道,在天然珍珠中,要想找到非常圆、大小尺寸又一样的这么多颗,是极其困难的事。我们今天的珠子都是养的,养珠是可以控制的。有个成语叫“字字珠玑”,什么意思呢?圆的珍珠是“珠”,而“玑”是指不圆的珍珠。大部分天然状态的珍珠都不圆,因为它是偶然生成的,实际上是一个异物(比如一粒沙子)进入了贝壳,然后贝类分泌出来的贝质把它包裹起来,慢慢就形成了一颗珍珠。因此,要想让珍珠长得非常圆,进去的那个东西就必须圆;如果进去的是一个异形的东西,那长出来的珍珠形状也就奇奇怪怪,所以珠是很少的。我们想一想,108颗天然的、黑龙江流域出产的东珠,尺寸要一般大,又要非常圆,那真是太难得了。所以那个时候能佩戴的只有皇帝,因为他的等级最高。2010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卖过一串东珠朝珠,拍了6 700多万港元,我们说这个天价也是理所当然的。
答案:C. 108颗
4. “掌上明珠”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以下哪位的作品?
A. 屈原 B. 傅玄 C. 白居易 D. 曹雪芹
马未都评:这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题:谁的作品中提出了“掌上明珠”这个概念?首先看屈原,我们查遍屈原的著作,也没有找到过这个概念,估计屈原那个时代对珍珠或珠子没什么感觉,甚至说没碰见过。再看晋代的傅玄,他写过一首《短歌行》,其中说“昔君视我,如掌上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意思就是说,过去你看我的时候像掌上明珠似的,而今天怎么又把我扔到沟渠里了呢?这是一个很悲哀的概念。我们今天说“掌上明珠”一般是指女儿,而傅玄那时的概念跟我们今天的意思还不大一样。
第二个引入这个概念的人是白居易。白居易是“香山九老”之一,活到了75岁。但他人生有一个遗憾,他58岁的时候,曾经得过一个儿子,他取名叫阿崔,结果这儿子在3岁的时候——也就是白居易60岁的时候——夭折了。白居易写过“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提出了“掌上明珠”这个概念,而且他不止一次在诗歌中提过。他在《哭崔儿》中写道:“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说的是“我的儿子才三岁就去世了,跟掌中珠似的,但是我已经60岁了,头发都已经白了”。最后他诗歌中说过这样的话——“欲提崔字泪先垂”,意思就是我都提不得这个“崔”字了。对白居易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惨重的一次打击。
最后是曹雪芹。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
我们从这整个过程的排列中可以看出来,“掌上明珠”最早是一个珍重的概念,慢慢由男孩子演化到女孩子身上。今天我们一般说“掌上明珠”就单指女孩。
答案:B. 傅玄
古玩门诊
| 古玩一 |
这串珠子很有意思,首先说颜色。我们今天对颜色的感受是迟钝的。为什么呢?我们不断地被人工合成色刺激,比如现在大部分人穿的服装都是经过人工着色的,所以我们对颜色的感受越来越不强烈,就麻木了。简单地说,我们对颜色的感受不如古人准确,而这串珠子就是天然的色。可以想象,这么红的天然颜色对2 000多年以前的中国人该有多少大的诱惑。
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呢?一般认为是西周时期典型的玛瑙珠,俗称算盘珠。它历史上未必是这样,但是它凑成这样,由小及大,颜色基本匀净,非常难得。这种感觉比任何人工的都要精彩,需要你心境沉下来,需要你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对今天的现状有所了解,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内涵之美。
| 古玩二 |
一般情况下,中国古代的这种动物形的东西,凡是看不懂的都可以称之为“瑞兽”。但是这件东西能看懂——它是独角兽,上面有一个角。过去有一副对联,上联“独角兽”,下联“比目鱼”,对得非常工整。
这件东西应该是清代的。为什么它看着有一点儿被腐蚀了呢?是因为玉本身的质地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致密,有的地方就稀疏一点儿,稀疏的地方在外界的影响下被侵蚀了,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斑驳状。这是清代中早期的一块白玉,很漂亮,也很好玩儿。
| 古玩三 |
这种东西确实不多见,它是一个对称的图形。一般来说手杖都要偏一边,不是对称的,而这个是绝对的对称,我觉得它一定有特殊的用途。这跟满族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它就是架鹰用的。原来底下有一根棍,角两头是拴绳子的。两头处特意缩进去,就是为了拴绳以后不会脱扣。这应该是鹰架子上的一块装饰,我们看不到鹰,看不到除它以外所有的东西,但仅凭这一点,这就不是一般人所用的东西。
其实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到元代的蒙古、清代的满族——都对养鹰非常感兴趣。鹰除了能够帮助打猎,更多是仪式上的,当时忽必烈出行的时候鹰都跟着,显得非常壮观、非常有气势。今天都是用车队,检阅的时候都是天上有飞机,古代没有这些,只能靠跟自然的一种和谐状态,就是养鹰。这是贵族养鹰的鹰架子上面的一个部件,非常好,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