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鸡头杀人,吴太医巧医色丞相(12)

滴血认亲在《洗冤集录》上一共有两回,这里说的是滴骨亲。大意是,这个骨头上面要是滴上一滴血,如果是直系亲属,这个血就会渗进骨头去;如果是夫妻,这个血就一会和骨头黏合在一起;如果非亲非故,这个血和骨头是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的。这是第一种方法,叫“滴骨亲”。

2.合血法:今各刺出血滴一器内,真则共凝为一,否则不凝。但生血见盐醋则无不凝者。故有以盐醋先擦器皿,做奸蒙混。

大意是,现今各人(要检验亲缘关系的两人)刺出一两滴血在器皿内,如果两人有亲缘关系则血会黏合在一起,没有亲缘关系,两人的血不会黏合在一起。但是生血遇到盐和醋都会相凝结。所以有人会用盐醋擦器皿,作弊蒙混。

宋慈的假设

宋慈假设:有血缘关系的人的血液中有一种“相凝因子:共凝为一”,因此,当父子父女的血相遇时,会凝结。而非血缘人由于没有“相凝因子”,所以血不相凝。

古人对与错

滴血认亲有科学性吗?

“滴血认亲”是古代的检验方法,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宋提刑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已经很了不起,在宋提刑所处的时代仍不失为先进方法。

现代的“滴血认亲”就要选用DNA亲子鉴定(基因技术)。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 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递。“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不会渗入。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血型的历史

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卡尔?兰德斯泰纳首先发现了ABO血型。这一发现,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此,卡尔?兰德斯泰纳在1930年荣获了诺贝尔奖。

ABO血型中有A型、B型、O型和AB型,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早被发现的。

发现ABO血型之后,从1927年开始,人们又陆续发现了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数十种血型系统。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除了人类以外,连猴子、猩猩、大象、狗等高等动物也存在血型,甚至乌龟、青蛙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的痕迹。

血型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与医学、生化学有关,而且和人们的思维、性格、气质、行为,甚至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血型的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