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胜奇迹(9)

泰姬陵

泰姬陵的建筑概念都与数字“四”密切相关。陵墓主体四周有四座高高的尖塔;位于陵墓主体前方的莫卧儿花园以两行并排的树木划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那么,“四”代表着什么呢?“四”是伊斯兰教的神圣数字,象征着神圣与平和。沙?贾汗皇帝用这样的建筑物配置方式显示了泰姬陵的高贵与圣洁,以寄托对皇后的哀思。

奇琴伊察古城

奇琴伊察古城的城市建筑综合了玛雅人的建筑技巧和托尔特克人的雕刻装饰技巧。

在尤卡坦半岛神秘的城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显赫一时的“羽蛇”城奇琴伊察。法国著名的玛雅文学家雅克?苏斯坦尔认为奇琴伊察是“伊察人之井边”的意思,而“伊察人”是在公元5世纪左右把自己的首都定在奇琴伊察的玛雅人。玛雅人最崇拜的是羽蛇神和雨神。耸立在奇琴伊察城中心的一座显要的建筑物就是羽蛇神金字塔。所以,奇琴伊察也被玛雅文学家称为“羽蛇”城。

羽蛇金字塔建在一座旧的金字塔上面,四周各有91层台阶。金字塔的设计颇为奇特: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座建筑物的方向定位显然也经过精心考虑。在春秋两季伊始,日落时分,其边墙受阳光照射,光照部分在上面形成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随着光照角度的变化,这些等腰三角形逐渐由笔直变为波浪形,宛如巨蟒从塔顶向大地游动;如此设计象征着苏醒的羽蛇神正爬出庙宇,显示出划分季节的特殊效果。

奇琴伊察是玛雅人的一个重要据点。在南北近4000米的“羽蛇”城里神庙、宫殿、街道、祭坛、广场等都建筑得井井有条,这表明当时的玛雅人有着良好的社会组织。公元987年,托尔特克族占据了这座城市,并作为他们的首都,玛雅文明因此受到了冲击。在11~12世纪期间,托尔特克族人建筑了非凡的石殿、柱廊和府第,把玛雅文明和托尔特克文明交织在一起,使奇琴伊察城市的发展达到鼎盛。大约在1224年,奇琴伊察的玛雅勇士们赶跑了托尔特克人,重新占据了该城。不久,他们又遭到戈卡坦半岛上另一强大的部落—玛雅藩的进攻后不久,奇琴伊察地区被遗弃了。现在人们所见到的奇琴伊察的大片遗迹,既不全属于玛雅风格,也不纯粹是托尔特克风格,而是糅合了两种文化思想模式的错综复杂的混合体。

特奥蒂瓦坎遗址

特奥蒂瓦坎,意为“天神降生的地方”,是古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0千米处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谷底之间,面积达20平方千米。

特奥蒂瓦坎文化约形成于公元前500年,公元1~6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到公元9世纪时开始衰落。全盛时期,它是全美洲最大的城市,拥有大约12万人口。特奥蒂瓦坎被誉为“众神之都”,城中有闻名遐迩的死亡大道、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而这座城市创造的文明,不仅支配着当时的整个王国,还影响了玛雅文明的发展。

特奥蒂瓦坎曾是古代阿兹克特人的都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近年的考古发掘表明,这座由数以千计的建筑组成的城市,有众多的街道、店铺和作坊,还有专门的商业区和手工业区。俯瞰特奥蒂瓦坎遗址,整个城市似乎是严格按照事先作出的规划而设计建造的,透露出极强的几何韵律感。

在特奥蒂瓦坎有城市北端的月亮金字塔和南端的太阳金字塔,分别是祭祀月亮神和太阳神的宗教建筑。太阳金字塔大致建于公元1~3世纪。其建筑风格和太阳金字塔一样,只是规模较小,修建时间也比较晚。这座金字塔外部叠砌的石块上绘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塔前的广场可容纳上万人。

南北走向的死亡大道和另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把整个特奥蒂瓦坎城区分成了四部分,代表统治阶层的祭司和贵族占据了离金字塔最近的地段,远离喧闹的市场。在统治者富丽堂皇的房间和厅堂中有许多大石柱,上面装饰着精美的浮雕,色彩缤纷的雕像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厅的顶部,即便是在一天中阳光最刺眼的时候,豪宅的主人仍可以自在地享受阴凉和清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