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疑惑(8)

现在,分歧的关键在于史学,也就是对甲骨文分期上的不同认识。总有一天,随着史学家们对甲骨文分期认识的统一,“妇好”身份之谜将会大白于天下。

孔子真是私生子吗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数千年之久。对那些受儒学教育影响颇深的人来讲,孔子已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圣人了。

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凡人暂且不论,仅就孔子的出生,就是一个难解之谜。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其父叔梁纥,其母颜征似不成问题,但问题严重的在于“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不是说孔子非正常婚育而生吗?

唐朝人氏对此曾作过解释:“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所谓不合礼仪,充其量也不过就是老夫少妻而已。这在今天已不属罕见,据说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事出现在圣人的父母身上,就显得令人难以接受了。

另据蔡尚思等人撰写的《孔子思想体系》一书指出,颜征既然能对孔子长期隐瞒有关其父的真情,这其中必有难言之隐。根据史料分析,很有可能是孔子的母亲颜征,这位家境贫寒的农家少女,在荒郊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而生下孔子。这个分析是否符合事实,还有待于研究后确定。

另外一种有关孔子的身世之说颇具神话色彩。东汉人郑玄有一篇《礼记?檀弓正义》,该书称:“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说孔子是其父母祈祷尼丘山,感受黑龙的精灵而生,其意在强调孔子非凡人,并无贬低之意。但这荒谬的说法,让人仍然觉得孔子的出生似存在非正常因素。

孔融因何被杀

孔子第20世代子孙,“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被曹操杀掉,其中的原因始终在史学界争论不清。

在现代多数学者中,大多认为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政治见解不同,是社会矛盾所致。

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孔融政治上是曹操的反对派,终于被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文学史》则认为,“建安七子”中,孔融的“政治态度与其他6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替曹操翻案》一文中阐述,孔融被杀是由于他与曹操的“法令相抵触”。

上述观点都是通过政治因素来剖析孔融被杀的原因的。

也有人认为,仅仅从政治上判定其原因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孔融都表现出与曹操积极合作的态度。比如他的3首《六言诗》,在政治上对曹操大加歌颂,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中把曹操赞誉成齐桓公。他还以《崇国防疏》指责刘表,助曹操一臂之力。

而在史书记载中,则表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陈寿的《魏志·崔琰传》载:“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

张璠的《汉纪》称:“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太祖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

这“天性气爽”的性情,与“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的心态,以及孔融的“恃旧不虔”与曹操的“性忌”,分明是两种性格上的矛盾冲突。

不知孔融是否死在他的“天性气爽”上。

墨子是春秋战国哪国人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战争掠夺的意向。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诞生于何地却一直是个疑问。《辞海》中注: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对于墨子到底是哪国人,学者们主要看法有3种,一是认为墨子为鲁国人;二是认为墨子为宋国人;三是认为墨子为楚国人。

第一种看法是根据《吕氏春秋》高诱的诠释而得出的结论:“鲁惠公使宰让清郊庙之礼于天下,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由此断定墨子为鲁国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