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敬语的便利

在我们外国人看来,敬语是日本一大怪。

语言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人有高低贵贱亲疏长幼之分,说话不可以口无遮拦,没大没小。大概在没有人类式的语言的动物世界,叫唤也不能忘了自己算老几。有研究说,日本男人接电话发出的第一声,对前辈是"哈",对后辈是"哦",跟黑猩猩一样。我们东北话基本不用"您",几十年前公干进京,冲着手捧大茶缸子的看门老大爷说了一个你,招来好一通数落,京腔京味,的确有主席脚下、总理门前的气势,结果我只好逃离小窗口。马齿加长矣,懂得了说话要看人下菜碟,越来越虚头假脑。

苏东坡或者郑板桥,总之是一位古时的名人,闲来逛寺庙。随着对来客身份的加深了解,老和尚的用词由"坐"逐步上升为"请坐","请上座","茶"也变成了"敬茶","敬香茶",被写成了对子揶揄。我们只当笑话听,但这在日本是正常的甚至起码的生活规则。有人说日本是纵社会,可能纵向结构的社会被维持,敬语就不会消逝,而敬语照旧,这种社会的原则就牢牢支配日本人。说来我们的社会也未尝不重视纵构造,很爱分等级,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言上不大看得出礼仪大国的成色了。礼下于人,是必须求点什么的。

日本人好包装。大相扑力士赤身裸体,但那条缠在腰间的"纲"很费了些包装的工夫。老字号的羊羹,要吃上一口,必须过关斩将,拆除五、六层漂亮的纸包纸裹。这种包装意识或许源自对舶来的物品及文化的珍重。虽然包装本身也赏心悦目,拆将开来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但在环境与资源被全球忧虑的时代,应该被斥为"耻文化"。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敬语是语言的包装,竟至过剩。《源氏物语》里敬语的使用令人叹为观止,当代作家濑户内寂听将其译为现代语,用力之处就是拆包装,尽可能减少敬语,使中学生也能坚持读下去。这部古典小说描述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那时候日本人西望中国,全盘"西化",宫中女官们穿上时髦的中国式服装,里里外外十二件,举步维艰。固有语言也穿上这种"十二单",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叠床架屋。日本文化含有不少原始性,这是先进文化一股脑地涌进来反而得以保存的,原始性和先进性并存,文化便显出二重性。传统的敬语精致富丽繁琐沉重,难窥其奥,不胜其烦,不符合现代年轻人受欧美影响的人际感觉,他们越来越不爱使用,要脱去"十二单"。这或许是日语的历史性进步,虽然最终可能使日本又少了一样独特性。

敬语,我们通常只理解为尊敬,其实这个敬也是敬而远之,好像女人说话客客气气,心下却防着男人凑上来。生意人满嘴跑敬语,那倒是在拉近乎,但听了之后受宠若惊的,大都是我们中国人。敬语是卖主的鱼饵,他们还故意制造多重敬语,使敬语听来更聒噪。"场合"一词是日本人的创造,日语正属于场合性语言。说话看场合,看似很在意对方,因人而异,实质是自我中心,时时意识自己在场合中所处的位置,以自身为尺度估量对方及周围。正因为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日语才时常省略掉主语。

敬语唆,但用起来也自有便利之处。据说日本生活的便利堪称世界第一,其中也应当包括敬语。敬语是套话,连袖珍笔记本后面也印上一两页,像年龄早知道一样,供周边有事时照本宣科,由此也可见日本人说敬语有口无心。套话说起来省心省力,生活中套话越来越少,打个照面要寻思说什么好,恐怕活着就觉得累。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也写道:"日本语用一个'样'字,加在名氏下面,用作称呼,不问身份高低,悉可通用,很是方便。"敬语在中国历来是革命的对象,到了文革时代便达到"哥俩好"的境地,连"今天天气哈哈哈"也免了,见面就一笑而过。以前有人认为只要日语里不没了敬语,日本就形不成民主主义,照此说来,再没有比中国更民主的国家了。历史爱开倒车,过去的东西有时反倒又时尚起来,就像早先穷人苦吃的糠菜现而今变成健康食品一样。旅日多年,未亲历国内由同志而师傅、再而先生、小姐的演变过程,叫起来时常找不到感觉。友人来信,照葫芦画瓢,也在姓名下面加上个"样",却是简体字的,看着就觉得怪怪的,人模狗样,好像这里也有个原装问题。

名字后头不加点什么,像没尾巴的蜻蜓,有一点缺礼。媒体对嫌疑犯不能加"样",便称作某某嫌疑犯,可是,某某社长,却又是尊称,叫人觉得有趣。战后的1952年国语审议会发表《今后的敬语》,提倡敬称单一化,"样"就像跟屁虫一样挂在了各色人等的后面。通常说话若不加敬称,有一种蔑视的氛围,但对于陌路的文人学者加"样"亦不无狎昵之嫌,这是要称"氏"。妙龄女歌人万智忽闪着一对大眼睛说:出席国语会议,除了她,满场老学者(老学者就是男的,这种潜意识足以教女权人士发火),一律被"氏"之,唯独到她这儿就变成"样"。作家行文,三浦朱门不给远藤周作加敬称,因为彼此是朋友。对于中学时代的低年级同学,吉行淳之介也不用敬称。不过,都需要特地解说一番,这敬语就显得无聊。《今后的敬语》还主张把"贵方"(您)定为标准用语,以近乎英语的you,似乎迄未成功,仍须努力。日常对一般人说"贵方",有划清界线、保持距离的意味。学生之间称呼对方,首选是形式加"样"。受漫画、电视剧的影响,1960年代以来也盛行叫"先辈",叫一声"先辈",本人也就属于那个小圈子了。

敬语的繁杂不值得恭维,但这个"样"法却不妨借鉴。记得国内有一阵子搞子女接班,满楼里喊叔叫姨、呼哥唤姐,遇事也就只好马马虎虎。香港人对明星也哥呀姐的叫,听来也肉麻。所以,在"说不"之余,最好我们也弄出一个顶一万个的称呼,那时再见到石原慎太郎就不用称他"先生"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