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消费能力的差别与价格歧视策略(12)

比如一个手机用户,如果选择合适的资费计划,每个月只要交7000日元手机话费就足够了。而如果一开始选择了不合适的资费计划,就会导致每个月需要支付1万日元话费,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让我们来看一下下图的例子。

太郎和花子手机的使用情况基本相同,而且都在一个月前选择了同一家通信公司的资费服务,这家公司有7种基本的资费计划,还有许多优惠服务,组合起来会有几十种资费计划。

面对这样丰富多彩的资费计划,在实际使用之前很难判断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因此在手机经销商的推荐下,太郎与花子都选择了“资费计划B”。

一个月之后,两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每种资费计划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如上图所示。因为太郎与花子选择的都是“资费计划B”,所以这个月他们都需要支付1万日元的话费,而如果他们选择“资费计划C”则只需支付7000日元。

在他们两个人之中,花子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也就是之前所说的第一种类型的手机用户。她立刻察觉到只要将自己的资费计划和优惠服务稍作调整,每个月就可以节省3000日元。第一种类型的手机用户,有可能在一开始就能够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资费计划。

太郎则是一个讨厌麻烦的人,也就是第二种类型的手机用户,他没有改变资费计划,每个月还是支付1万日元。这种类型的手机用户很容易在一开始就选择更加费钱的资费计划。

这就是典型的差别定价策略。即便使用手机的习惯基本相同,第一种类型的手机用户只需支付7000日元,而第二种类型的手机用户却要支付1万日元。

另外,当新的资费计划出现或者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发生巨大变化时,手机用户通过更改资费计划和选择其他优惠服务,也能够达到节约支出的目的。但是在这种时候,第一种类型的手机用户能够节约话费,而第二种类型的手机用户还是会继续支付高额话费。

这也是差别定价策略,而且仅仅通过一个复杂的资费体系,就能够根据手机用户的行为来自动地实施差别定价策略,对通信公司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于是,发觉这种差别定价策略十分有效的通信公司,在导入新的优惠服务降低价格的同时,也会尽可能地保持这种复杂的资费体系(或者说尽可能地更加复杂化)。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相当复杂的资费体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