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消费能力的差别与价格歧视策略(11)

对于通信公司来说,即便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不得不降低价格,但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避免将所有用途的通话费用全都降低。只降低对降价反应比较敏感的手机用户的通话费用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必须用手机来联系的情况,通信公司则会尽可能地设定较高的资费标准。“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出高价”这种方法,也是通信公司经常采用的差别定价策略之一。

当然,通信公司不可能对用户的每一次通话都分别设定不同的话费标准(而且对于用户如何使用电话,通信公司也无法掌握),因此只能针对通话对象来设定相应的话费。

虽然在之前的说明中,我们假设“与朋友、恋人和家人之间的通话”对降价反应比较敏感,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与什么样的对象通话具有这种特点,只有用户本人知道,而通信公司是不知道的。

针对这种情况,通信公司允许客户自己指定享受优惠服务的通话对象。也就是说,从通信公司的角度来看,由用户自己指定享受优惠服务的通话对象,增加通话时间的可能性更大。

实际上在通信公司的资费体系之中,还有很多适用于通话费用和基本费用的优惠服务。因为即便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降低价格,但对于通信公司来说,还是要尽可能地避免整体通话费用和基本费用出现下降。因此只针对降价后效果明显的部分采取优惠服务等策略进行降价竞争,才能够在保证差别定价的基础上,保持与其他公司的竞争力。

害怕麻烦的手机用户会成为差别定价的牺牲品

日本的手机资费计划已经很复杂了,还时不时地推出新的资费计划和新的优惠服务。因此,那些每个月都在支付大笔手机话费的用户,应该定期在自己选择的通信公司和其竞争对手的资费体系之间进行比较,寻找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资费计划,或者是否应该换到另一家通信公司,这样或许能够大幅节约手机话费。

实际上,关于资费计划的变更,也与差别定价策略息息相关。我们假设手机用户分为以下两种。

①定期检查资费计划和手机话费,按照实际情况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资费计划(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或取消优惠服务)的手机用户。

②对资费计划不是很熟悉,也不会检查手机话费,一旦选择了某个资费计划或优惠服务就会一直用下去的手机用户。

第一种手机用户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买东西的时候希望“尽可能便宜”,实际上也会为此不惜付出更多努力。第二种手机用户对价格变化比较迟钝,就算价格“稍微高一点也没关系”。

因为通信公司所推出的资费计划相当复杂,很少有人能够一开始就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资费计划。但是如果经常变更自己的资费计划,那么在进行调查、思考和办理手续的时候都需要消耗交易成本。

有的人最初选择的资费计划很有可能包含自己用不上的优惠服务,或者没有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优惠服务,从而白白花掉很多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