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年的相对停滞后,中国的家居和家庭受到经济加速发展的激励,正经历着难以预料的,甚至是惊人的变化。在许多地方,一些旧住宅,包括整个村庄和社区,都被随随便便地拆毁了。自本世纪初开始,各种社会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都打着现代化的幌子,持续冲击中国的住宅模式和家庭模式,造成了住宅的更替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出现,它们往往以一种不明朗的方式反映出所继承的模式的丰富性。
对于旧住宅的拆除和旧的家庭模式的消失,中国人似乎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们热衷于以“现代”模式取代旧的民居及家庭模式,随着中国人的“进步”,他们认为这些“现代”模式更能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许多人认为旧的家庭模式和住宅模式庞大繁琐,具有束缚性,因此当它们被清除后,人们都欢欣鼓舞,在此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空前的个人自由和崭新的生活方式。
在某些人看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以及对旧住宅的彻底破坏并没有完全颠覆所有的传统家庭模式和惯例,这多少有些自相矛盾。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新型住宅在中国农村各地不断涌现,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先是出现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周边地区,然后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遍及全国。由于新型住宅因地而异,所以中国农村到处都是综合了新旧要素的混合型住宅,这些住宅往往是像盒子一样的多层“别墅”。即使在农村地区和小城镇里,适合小家庭居住的公寓越来越成为标准化住宅。
农业家庭曾经依靠居住在附近的亲戚进行互助劳作,现在一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成员离开了原来居住的村落。正如隐私和独立性这些新观念威胁到传统的家庭结构一样,非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创新也对房屋设计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水泥和钢筋混凝土板取代了木头和泥土。多种多样的媒体将全球性的青年文化要素及其各种生活方式介绍给那些组建新家庭的中国人,并且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整。同样,中国的大量新型房屋都借鉴了西方的建筑特色,至少是非中国的建筑特色,包括超大型窗户,宽阔的楼梯和釉面砖墙。与兄弟姐妹或父母分开的、单独使用的床及私人浴室越来越受到欢迎,与此同时,举行仪式的地方面积缩小,重要性也在降低。
曾经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现在用来做娱乐中心,摆满了最新型的电器。而且,全世界的媒体继续刺激着不断变化的审美观和期望值,直接向传统的房屋设计和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发出挑战。
由于单个家庭组成结构的变化和城乡居民工作模式的根本调整,以前能够满足几代人需要的世代相传的普通房屋现在也被削弱了。由于城市周围的房地产价值攀升,农民与开发商的竞争越来越困难,开发商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对获得土地的兴趣超过了对土地上原有的旧房子的兴趣。正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及后来的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一些革命性的潮流,诸如城市结构的变化,农村的衰落,近郊化,私人车辆增多带来的流动性的增加,大量的媒体信息以及收入的增长,都使中国各地的家庭和住宅发生了变化。
必须指出的是,地方性的和真正全球性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经久不衰的住宅形式和家庭形式既起到了削弱作用,有时也会起到丰富和充实的作用,其结果有些在计划之中,有些在计划之外。尤其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命名不当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出生率的总体下降,都极大地影响了家庭结构和住宅形式。无论是国家限制人口政策的结果还是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关的自由选择的结果,中国的家庭正在变小,当然这一点并不总是体现在中国人住宅的大小上。正如在本书的几篇文章中讨论的那样,在以前数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大家住在一起,共同分担家庭开支,共用厨房,这种格局日益被核心家庭所取代,在这种家庭里,一对夫妇带着一两个孩子,与父母和已婚的兄弟姐妹分开,作为自主的经济单位生活在独立的住宅里。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即使共同居住的格局已不复存在,空间上的紧密联系已被打破,但是亲属之间仍有重要的经济互助和社交联系,数代同堂的大家庭继续作为实体存在。
在十二世纪袁采的观察资料中,有一些关于家、家居和家庭之间的有形联系和无形联系的观点,这种联系也是作为社会单位的家庭与作为具体的人造物的住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互为促进的关系,袁采的观点至今仍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共鸣:
起造屋宇,最人家至难事。年齿长壮,世事谙历,于起造一事犹多不悉,况未更事,其不因此破家者几希。
盖起造之时,必先与匠者谋,匠者惟恐主人惮费而不为,则必小其规模,节其费用。主人以为力可以办,锐意为之。匠者则渐增广其规模,至数倍其费,而屋犹未及半。主人势不可中辍,则举债鬻产。匠者方喜兴作之未艾,工镪之益增。
余尝劝人起造屋宇须十数年经营,以渐为之,则屋成而家富自若。盖先议基址,或平高就下,或增卑为高,或筑墙穿池,逐年为之,期以十余年而后成。
次议规模之高广,材木之若干,细至椽、桷、篱、壁、竹、木之属,必籍其数,逐年买取,随即斫削,期以十余年而毕备。次议瓦石之多少,皆预以余力积渐而储之。虽僦雇之费亦不取办于仓卒,故屋成而家富自若也。(Ebrey 1984,320-321)在本书中,每一位作者都论证了家居、家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诸多联系,有时是重申袁采所作的评论。两个主要部分的介绍性文章帮助读者理解各种重要的联系以及过去和现在,延续性和变化之间的张力。尽管每章的重点各不相同,每位作者,无论是人类学家、文化地理学家、建筑师、建筑史学家、艺术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他们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阐述诸多与“中国人的生活文化”相关的共同目标。
本书似乎在所探讨的题目范围,主题的复杂性和各种方法的新颖性上包罗万象,但是它没有对任何话题做出定论。通过研究地方住宅类型,环境适应性,典型的建筑平面图,传统的结构组成部分,常用的建筑材料,建房仪式,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社会组织和仪式空间),典型的装饰和象征符号的使用,作者们在本书中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话题。其中一些作者在文章中描述多于分析;还有一些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中阐述他们的观点。
注解1.我在本书中使用了白铃安(Nancy Berliner)的“建筑文化(archiculture)”一词。为了强调这个词,我已经把它的拼写改为“archiCulture”。要想研究一座出色房屋的建筑文化,大家可以参观一下白铃安复制的荫余堂(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