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 谢

鸣谢在此,我们真诚感谢以下的机构和个人,对2000年1月至6月举行的“古承今袭: 中国民间生活方式”展,以及2001年6月举行的“家,家居,家庭——中国人的生活文化”研讨会的大力支持:Wood-Rill基金会(Wood-Rill Foundation);富达基金会(Fidelity Foundation);新加坡的李氏基金会(Lee Foundation);溢达集团(Esquel Enterprises);WLS Spencer 基金会(WLS Spencer Foundation);瑞安集团(Shui On Group);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文物馆馆友会;国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古承今袭: 中国民间生活方式”展由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和华美协进社合办,得到了罗启妍(Kai-Yin Lo)女士的大力协助。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Ruth & Bruce Dayton的 Wood-Rill Foundation与Jack & SuzyWadsworth的 WLS Spencer 基金会对本书出版与发行给予的大力支持。

真诚感谢华美协进社艺术馆委员会主席John R. Curtis的领导,同时也感谢其它委员的支持:毕嘉珍(Maggie Bickford),Claudia G. Brown,何慕文(Maxwell K.Hearn),巫鸿(Wu Hung),Annette Juliano,路思客(H. Christopher Luce),RobertD. Mowry,Marie-Hélène Weill。华美协进社美术馆馆长海蔚蓝(Willow HaiChang),公共项目助理总监胡斐兰(France Pepper),副社长兼项目总监贾楠(NancyJervis),以及时任社长惠特曼(Torrey Whitman),现任社长梅三乐(Jack Maisano), 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方面给予的关键性支持与合作。

《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一书得益于众多学者,研究机构,与个人的大力帮助。他们的鼓励与经济上的支持,使这样一部内容丰富的作品能够以适中的价格出版发行。尽管书中绝大多数的照片由作者自行拍摄,大多数插图也是作者自行绘制的,但在此我们还是很感谢那些慷慨的授权者,感谢赵广超(Chiu Kwong-chiu),何志清(Ivan Chi Ching Ho), 李玉祥(Li Yuxiang), 黄汉民(Huang Hanmin),Olivier Laude, Jerry Azevedo, 林会承(Lin Hui-cheng),Elizabeth J. Leppman。此外,我们还获得了下列机构的授权:弗里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赛克勒博物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of the SmithsonianInstitution);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博物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bei); 台北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 Taibei);北京故宫博物院(Palace Museum, Beijing);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History);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zation Museum);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East As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哈佛大学莫里森收藏品(Morrison Collection)。各位作者都曾得益于众多的艺术馆,私人收藏家,以及各类书籍所提供的大量图片,这使得书中图片的分量几乎与文字不相上下。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特别感谢“空间习性: 亚洲建筑之形成与含义”(Spatial Habitus:Making andMeaning in Asia’s Architecture) 系列丛书的编委段义孚(Yi-Fu Tuan)。段义孚先生对该书草稿的仔细审阅使我们得以对书的整体安排进行重要调整。此外,两位匿名同行审稿人也为每章,乃至全书,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意见。

夏威夷大学出版社总编Patricia Crosby给予了我们一贯的支持。她对亚洲建筑的浓厚兴趣促使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多部亚洲题材的图书。Patricia 寻求同中国出版商合作出版该书的愿望,终于使我们得以同新浪大江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并达成意向同时出版该书的中英文版本。李媛媛(Li Yuanyuan)和黄竽笙(HuangYusheng)在将该书由英文译成中文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希望该书能够使中国读者从全新的角度思考书中探讨的这一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李大壮(David Lie)先生为罗启妍女士的另一项目所提供的资金支持。感谢赵广超先生一贯为我们提供富于启发性的见解。感谢香港大学博物院的杨春棠(Yeung Chun-tong)和黄燕芳(Anita Wong)两位,能够欣然应允协助我们查询资料。感谢香港城市大学的两位教授同我们分享其学术见解: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Cheng Pei-kai)教授和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隆溪(ZhangLongxi) 教授。感谢哈佛大学李欧梵(Leo Ou-fan Lee)教授对该项目的关注。感谢陆元鼎(Lu Yuanding)教授的鼓励。感谢夏南悉(Nancy Steinhardt)慷慨地与我们分享她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

感谢纽约州立大学Sojourner Truth 图书馆馆际互借部的Corinne Nyquist 和Russell Howitt 。他们曾不断地为我们查询和提供“难得”的材料。感谢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教学媒体服务系(Instructional Media Services Department)主任Emily Trapp,慷慨地为我们提供设备,并协助我们检索浩如烟海的幻灯资料。

我们还应感谢那些无名的工匠们,正是他们的智慧与技艺创造出了该书中的那些建筑。那些将家具式样不断翻新的木匠和从事建筑装饰的工匠们,将许多类型的建筑幻化成充满美感和内涵的物体。还要感谢数量众多的家庭,敞开他们的大门,为我们提供帮助,允许我们拍摄其日常生活照片。

“空间习性: 亚洲建筑之形成与含义”丛书的主编阮昕(Xing Ruan)和那仲良(Ronald G. Knapp),希望该书的隆重出版,能够打开一扇重要的窗口,使我们看到社会文化,历史和环境因素对超过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人民,其本土建筑结构和内涵的影响,包括对建筑物、建筑物选址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