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House Home Family: Living and Being Chinese)一书从多个角度,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国民居建筑的广阔图景。该书没有仅仅局限于对建筑物本身的探讨研究,而是将这些建筑物的主人也纳入其中。2001年初,在华美协进社举行了一次名为“古承今袭: 中国民间生活方式”(Living HeritageVernacularEnvironment in China)的展览。该展览得到了罗启妍(Kai-Yin Lo)女士的大力协助。展览中,展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图片和实物,都是在这一领域中未得到人们充分重视的。华美协进社借着展览会的时机,联合亚洲协会进而组织了一次名为“家,家居,家庭——中国人的生活文化”的座谈会。座谈会邀请了艺术、建筑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和历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房屋与家庭的概念以及传统和现代中国文化的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之后,我们将这些专家学者们的论文汇编成了该书。 杜维明(Tu Wei-ming) 和鲁克思(Klaas Ruitenbeek)两位虽然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但由于日程问题他们的发言未能收入该书。此外,科大卫 (DavidFaure)、 傅凌智 (James Flath) 和何培斌(Puay-peng Ho) 也受邀为该书撰写了文章,以填补空白,使该书尽可能涵盖多个学科,毕竟这一领域本身就是多学科的。所有参与该书的作者都赞同编者的看法,即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用来阐述问题,更应起到激励多层次探索问题和交换意见的作用。

罗启妍女士从收集中式家具开始,渐渐地,她的兴趣不再停留在这些家具的功能、审美以及结构方面,而是转移到了其象征意义和精神价值方面,以及这些家具是如何同房屋、建筑、生活其间的人相互关联、相得益彰的。该书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罗女士对自身的认知和对传统的理解。

那仲良(Ronald G. Knapp)先生历时四十年对中国传统民居进行了翔实地记录。

现在,那先生同样转向了探讨其它一些问题。例如:空间与结构之间极为复杂的相互关系,生活在那些亲手建造起的房屋中的家庭,以及与建筑相关的符号和民俗的意义等问题。

作为编者,我们共同的希望是,该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和广泛地理解中国家庭的组织结构和中国人构筑生活空间的方式,即“中国人的生活文化”的意义。

该书从宏观上讨论了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话题。我们希望,该书能够加强人们对中国本土建筑遗产的理解和赏识,从而提高保护建筑和环境的意识。因为正是这些建筑和环境体现了中国人生活的本质和文化。希望这些努力能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中国性建筑”这一复杂的课题,推动未来跨学科的合作交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