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西化(1)

西潮的冲击使晚清中国变成了一个疯狂的世界,在这个近乎疯狂的世界里,年轻的蒋梦麟也时常在怀疑自己是否精神失常。至少有一个问题在他脑海里还是清楚的,那就是如何拯救中国,以免被列强瓜分。革命烈火已经遍布全国,孙中山号召的推翻满清、重建中华的口号已深入人心,青年学生投身革命的越来越多,清朝的灭亡在那时的青年学生看来,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蒋梦麟的思想不能不发生变化,在参加革命,还是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的问题上,蒋梦麟内心深处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革命形势深深刺激着蒋梦麟的每一根神经,从他一贯对革命的热情来看,他自然应该和其他青年一样,义无反顾地放弃科举道路,参加到革命行列中来。

基于这种判断,蒋梦麟等到1904年暑假将要到来时,渴望找到一个更理想更西化的学校继续深造,因为这时他已相当清楚地看到,不论立宪维新或者革命,西化的潮流已经无法抗拒,中国只有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行进,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于是有一天早晨,他无意中闯入禁止学生入内的走廊,碰到了学监。学监问他有什么事,他只好临时随机一变地扯了个谎,说他母亲生病,写信来要他立即回去。于是学监很同情地对蒋梦麟说:“那太不幸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回到宿舍,蒋梦麟立即收拾行李,当天上午就离开了浙江高等学堂。

不过,蒋梦麟离开浙江高等学堂后,并没有回到他的故乡蒋村,而是乘小火轮沿着运河直接到了上海,参加上海南洋公学的入学考试,他期望在南洋公学为自己打好一个西方知识与文化的基础,以便将来留学美国,以为中国直接从西方引进新知识新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结果自然是被录取了。

南洋公学是盛宣怀奏请创设的一所训练洋务人才的专门学校,1897年4月在上海正式开办,是现今交通大学的前身。内分上院即小学,中院即中学,师范院即专门学堂。另有特班专门培养高才生。南洋公学的创办,采纳了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博士的许多意见,更加侧重于西方知识的传授。

其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国旧学,一类是西洋学科,但更偏重于西学。南洋公学的预科,一切按照美国的中学学制办理,因此可以说南洋公学是升入美国大学的最好阶梯。学校里有好几位讲授现代学术的美国人。学生在校两年,可以做到在英文阅读方面不会有多大困难,只是口语并不一定很好。蒋梦麟自1904年暑假之后开始在南洋公学的两年间,各门学科的成绩还算过得去,有一次还同时获得两类考试的荣誉奖,并因此受到校长的召见。

南洋公学的校舍是根据西洋设计而建筑的,主要建筑的中心有一座钟楼,数里之外都可以望见。有一排房子的前面是一个足球场,常年绿草如茵,而且打扫得很整齐。学校当局鼓励学生玩足球和棒球,学生们对一般运动也都很感兴趣。

蒋梦麟素来体弱,进入南洋公学后,开始体会到要有高深的学问,必须先有强壮的体魄。除了每日的体操和轻度运动外,蒋梦麟还给自己制定了一套锻炼身体的办法。每天六点左右,练习半小时哑铃,晚间就寝前再练一刻钟。继续不断地练了三年,蒋梦麟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心情也总是很愉快。

包括德智体三要素的斯宾塞尔教育原则此时已经介绍到中国,这对蒋梦麟似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发展德育,蒋梦麟在南洋公学温习了四书,并开始研究宋明理学家以及中外古今伟人传记,希望借此学习前圣先贤的榜样,碰到认为足资借鉴的嘉言懿行,就把它们摘录在日记本上,然后仔细思考,对照实践。同时注意其成绩,这些成绩也都记载在日记上,以备进一步考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