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他们在留学期间可以说是富于学而贫于财,他们在勤奋追求知识的岁月中却忍受着贫困的折磨。傅斯年等人名义是官费留学,但当时国内正是南北分裂、军阀混战时期,各派势力忙于争权夺利,哪有人想到在国外辛苦求学的学子呢?正如《中国留学教育史》所说:“民国八、九年至民国十三、四年,军阀祸国,财政收入皆充内战之费,一般正当支出,因而无着,国内之欠薪累累,国外留学生之所费,无法汇出。”[1]陈寅恪的女儿曾回忆说:“父亲在德国留学期间,官费停寄,经济来源断绝,父亲仍坚持学习,每天一早买少量最便宜的面包,去图书馆度过一天,常常整日没正式进餐。”[2]傅斯年的情况比陈寅恪更差。因为傅斯年祖父母在其留学期间先后去世,只剩老母弱弟等人,他们自己生活尚无着落,自然无力接济远在国外的傅斯年,因此,傅斯年在国外几乎是忍饥挨饿。他曾写信给在法国留学的刘半农,叙述经济的困难,信中说:“中国自有留学生以来,从未遭此大劫。”刘半农当时已是五口之家,妻子和三个孩子都在身边,经济非常拮据,与傅斯年同病相怜,回信说:“可怜我,竟是自有生以后从未罹此奇穷大苦也。”[3]傅斯年在写给罗家伦、何思源等人的信中,也多次谈到因生活费无着,东借西挪,几乎断炊的窘状,如他在1926年2月致罗家伦信中曾说:“幸与老陈(指陈寅恪——作者注)定了一约,他先把二十镑之马克给我,我交了学费及他种零费,借给一位更穷的朋友三十马克,交了这月房钱,今天只剩下四个半马克,愁得这两天无以为计也。”[4]不久,又在致罗家伦、何思源的信中告诉他们自己的官费已无望,从此生活更无着落,信中说:“月中穷不可言,特别糟者是今后全无办法,山东学费已全无望矣。”[5]在致罗、何二人的另一封信中说得更惨:“5月中旬连吃四日干面包,实在不免于夜间流涕。”[6]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出,傅斯年等人在欧洲留学期间生活的艰难与困苦。这对他们的人格是一种锻炼,对他们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傅斯年终生反对奢侈浪费,要求贫富平等、救济贫困,与他青少年生活贫困艰辛有直接关系。
(二)思想的收获
傅斯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1923年秋天转赴德国柏林大学继续求学,直到1926年10月回国,七年间以学业为主。但傅斯年是具有强烈社会使命感和责任心的知识分子,他在努力学习学术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习与社会政治有关的知识。英国是自由主义重要发源地,傅斯年在这里生活三年多的时间,他的思想进一步受到了自由主义的熏陶。
[1] 林子勋:《中国教育史》,(台)华岗出版有限公司印行1976年版,第303~304页。
[2]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3] 徐瑞岳:《刘半农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4]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25页。
[5]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28页。
[6]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