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有一个名叫卡伦·奥弗希尔的女子,她在年轻时被确诊患上“多重人格分裂症”。经医生诊断,她的病情比一般患者复杂得多,体内有17种人格共存,让她多年来痛不欲生。经过十多年治疗,奥弗希尔成功把17种人格融为一体,她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获得了新生”。
从1989年开始,奥弗希尔发觉自己开始“丢失”记忆,她无法解释夹在小说里的书签为何向前挪了一章,也想不明白枕头下为何藏着一把刀。奥弗希尔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她的病情严重得令她生出自杀的念头。奥弗希尔决定向医生寻求帮助。她找到贝尔诉说苦恼。贝尔建议她尽量记录下发生的“怪事”。经历了一个奇怪的夜晚后,奥弗希尔写着:“现在是深夜2时,我独自一人待在一个陌生的加油站,我很害怕……加油站里的女士告诉我方位,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奥弗希尔使用“我们”一词引起贝尔注意,因为那晚她确实独自一人。结合其他蛛丝马迹,贝尔首次怀疑奥弗希尔患上了“多重人格分裂症”。确诊后,奥弗希尔突然能感受到体内多重人格的存在。她甚至能“看到”这些不同人格的活动。渐渐地,奥弗希尔开始可以辨认出不同的声音,“每到夜晚,我能听到他们在我脑中讨论白天发生的事”。通过分辨声音,奥弗希尔确认自己体内起码有“11个人”,包括4名10岁以下的儿童、2名少女、2名女子、1男子、1名“愤怒”的男子和她的本体。这些人的名字、年龄、性别、个人特征、经历各不相同,他们还在奥弗希尔的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例如,奥弗希尔依靠那名30岁左右的男子开车,“如果他在忙别的事,‘我们’就哪儿都去不了”。
同时,奥弗希尔还多次遭遇尴尬,每当碰到陌生人跟她打招呼,“我只能猜测他可能是其他‘10个人’的朋友”。随后,又有“6个人”分别给贝尔写信。贝尔认定,奥弗希尔体内人格增至17重。
接下来的几年里,贝尔对奥弗希尔实施催眠疗法,通过与她体内其他“16个人”漫长而艰辛的对话,终于使“他们”同意与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奥弗希尔”。伴随与最后1重人格“霍顿”融合,奥弗希尔恢复健康,至今没有复发。“讲述往事很痛苦,但这段经历使我更坚强。”奥弗希尔说。
这个案例是典型的多重人格分裂症,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19世纪到20世纪,有关多重人格的记载卷帙浩繁,但没有哪个故事比克里斯汀·塞兹摩尔更出名了。克里斯汀幼时经历坎坷,曾在3个月内连续经历了一次恐怖的死亡和两次虽不致命却留下心灵创伤的意外。医师认为,正是她这段不同常人的经历,埋下了日后人格分裂的祸根。在塞兹摩尔眼中,这些事故激发了她体内另一些早已存在的自我。“尽管专家们不同意我这么说,但是我的其他身份虽不是随我而生的,却也是一个整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权利,和我一出生就表现出的人格一样,是天生伴随我而来到这个世上的。他们不是‘我’,却在命运深处和我紧密相息。”
1957,塞兹摩尔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三面爱娃》,由乔安娜·伍德沃德主演,并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演员一举捧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克里斯汀体内远不止3个性格迥异的人格—医师鉴定的结果是她同时具有20个不同的人格。在电影之后,克里斯汀自己也写过包括《我是爱娃》、《我的心灵故事》在内的四本畅销书籍。通过塞兹摩尔和《三面爱娃》,人格分裂开始为公众所熟悉,也开始成为好莱坞颇为偏好的传奇剧情。
心理专家认为,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独立,需要父母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早期人格的。
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孩子都曾受过批评,但只要他们感觉到周围的爱,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是,如果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每天都受到批评与指责,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样人格。
心理学启示:
多重人格症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