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肖的由来

 

龙生肖是如何来的?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时候,先有天干与地支配合的“干支纪年法”。在实践中,我们的先祖觉得干支纪年法比较复杂,不易在民间流行。于是,有人建议以十二生肖来纪年,这一建议得到了黄帝的首肯并命仓颉具体承办此事。

这年正月初一,仓颉即召令天下所有动物到黄帝宫殿前候选。动物们获悉此讯,个个欢呼雀跃,纷纷争先恐后准备赴会。

据说远古时代的龙是没有角的,那时的龙在地上生活。它凭着自己身强体壮,能飞、善游,想当属相,也想当兽王,取代虎的地位。于是,人间产生了龙虎斗,结果是难分难解。最后,玉帝觉得它们斗得太不像话,下旨叫它们来天宫评理,临行时,龙想到自己虽然高大,却不及老虎威风,怕玉帝小看自己,当不上兽王也排不上属相,于是急于想个办法。

龙本来生得威风凛凛—浑身鳞甲,闪光发亮;双目溜圆,宛若明灯;银髯金须,随风飘拂;虎蹄鹰爪,驾雾腾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头顶是光秃秃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那时的大公鸡与现在可不一样,它不仅羽毛漂亮,而且头上还长着一对美丽的角。龙刚从潭中跃出水面后,一眼发现了大公鸡的角,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上前向大公鸡借头上的角。大公鸡摇了摇头说:“不成,我明天还要参加生肖竞选大会呢!”龙奉承说:“你的角长在头上也是多余,就凭你那一身五彩斑斓的彩衣,就准能入选。”大公鸡爱听奉承话,有心把角借给龙,但还是舍不得。正在这时爬来一条大蜈蚣,为龙帮腔说:“鸡大哥,你就把角借给龙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作保怎么样?”大公鸡见有蜈蚣作保,便答应了,龙万分欢喜,满口应承生肖竞选大会后立即将角还给大公鸡。

牛知道自己腿脚迟缓,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离家动身,结果赶了个第一名。第二个赶到的是虎,第三个是兔,第四个是龙,后边排着是蛇、马、羊、猴、鸡、狗、猪、鼠。

老鼠与猫本来是一对要好的朋友。猫生性贪睡,临赴会前对老鼠说:“明天一早你叫我一声好吗?”老鼠满口答应,猫于是放心去睡大觉了。老鼠一觉醒来,天已经不早了。它赶紧去叫猫,见猫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个竞争对手呢?便撇下猫独自走了,由于出发得晚,它是最后一个赶到的。

黄帝从百兽百禽中挑选了这十二种动物,给它们排次序。黄帝心想:牛虽笨拙,但身材魁伟健壮、力气大,又来得最早,决定牛排首位。老鼠虽然长得不起眼,来得也最晚,理应排在最后,但它灵机一动,赶忙跳到黄帝面前说:“要说大,还得数我,不信请让老百姓鉴定一下。”黄帝听了老鼠的话,觉得好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便说:“我们既然是为百姓选生肖,自然由百姓来鉴定一下更好。”于是传下旨意,让十二种动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们对它很友好,有的摸摸头,有的赞扬几句,却没有一个人说牛大的。这时老鼠突然窜上牛背,把人们吓了一跳。只听人群中有人惊呼:“哎呀!从哪儿蹦出这么大一只老鼠!”这一喊让老鼠得了逞,黄帝不好违言,只好将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大公鸡被排在龙的后面,心里很不服气,后悔自己不该把角借给龙。散会之后,大公鸡急忙去找龙讨要自己的角。龙和虎到了天宫,玉帝见龙和虎都十分威风,便下令龙虎都作兽王,虎为陆地百兽之王,龙作水中水族之王。虎既然可以当属相,龙也可以成为属相,只不过得排在后面一点。于是,龙和虎皆大欢喜,告辞玉帝回到凡间。回来后,龙心里想,如果把角还给公鸡,水族们见我这么丑能服我管吗?

见到大公鸡,龙自知理亏,可又不想把漂亮的角还给它,猛地跳进身边的深潭躲起来了。大公鸡不会游水,只好去找作保的蜈蚣。蜈蚣说:“你还得找龙去讨要你的角,他硬是不还,我有何办法?”说完,蜈蚣也躲了起来。从此以后,大公鸡头上没有了角,只留下红红的鸡冠。每天早晨登上高处大叫:“龙哥哥,角还我!”平时,到处用爪子刨寻蜈蚣,只要见到蜈蚣就啄。

玉帝让太白金星按先后次序给它们起了名:精子鼠、憨丑牛、威寅虎、慧卯兔、神辰龙、智巳蛇、奔午马、温未羊、灵申猴、信酉鸡、忠戌狗、福亥猪。于是,十二种动物便开始了轮流守时。

十二生肖选定并排列次序后,黄帝便命创造文字的仓颉,把十二种动物名刻在石碑上,直到如今。

古人描绘中的龙,有“九似”的说法,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的整体形态像蛇,也善于变曲游动。殷周时期造出“龙”字,认为基于“蛇”字。不同的是比“蛇”字多一点,意为龙的头上长有角,这种象形文字表明龙的基本形态为“蛇”。也因此民间叫“龙”为“大蛇”,叫“蛇”为“小蛇”。生肖属龙也叫属大蛇,属蛇也叫属小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