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生复习的态度、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存在问题,走入了高考复习的误区,造成效率低、成绩提高不显著,并影响了心态。
家长要注意观察,因势利导,防止和摆脱孩子高考复习的误区。
2.6.1 误区1 题海战术
有些考生追求做题数量,搞题海战术,认为题做多了就会考得好,题做得多了才能各种题都会做,他们大量地、没完没了地做题,老师布置的题做完了,就做教辅材料上的题,各种各样的卷子都做。这类同学只重视做题的数量不重视做题的质量。
题做多了并不是坏事情,但是总要有一个限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这类同学常犯一个毛病,只管做,做一道算一道,做完就玩,做得时间长了有时心里也很烦,心想,什么时候才能做完,海淀的试卷、东城的试卷……看看还有那么多的试卷没有做,心中就发毛发急。
其实真正考得好的人,并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适当地做题。做几道同类型的题,就进行思维上的梳理,找出这一类的做法和规律,以后凡是遇到这一类的题就都会做了。他做了三道题就总结出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了;可有的同学做了30道甚至是100道也没找出思路,也没总结出方法和规律来。
因此考生家长要提示孩子,题是要做的,但不是越多越好,不要追求数量,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找出这一类题的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6.2 误区2 忽视基础、偏重攻难
有些考生不是按照考试大纲把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好,而是片面追求攻难题、偏题、怪题。
难题对那些考重点大学的同学来说是一定要做的,难题做好了才能拉开高考分数的距离。但是难题要做好,必须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不是凭空专门去攻难题就能攻下来的。没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做铺垫,难题是攻不下来的。
有些考生本末倒置,不是先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好,而是一味地去做难题、偏题、怪题。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家长要提示孩子,不要误入攻克难题、偏题、怪题的误区,要打好基础,一定要按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能力训练好,这样不仅一般的题都能解出来,而且难题也有可能解出来。
2.6.3 误区3 过分抓紧时间
高三这一年是学生拼命的一年,就是那些过去不知道用功的贪玩学生也知道时间的宝贵了,也要抓紧时间学习拼一拼了。
有些考生过分重视时间,分秒必争,不吃不睡,每天晚上挑灯夜战到两三点才睡,早上起来连早餐都不吃,跟爸妈说句话都认为是浪费时间。但这样效果并不好,他们挑灯夜战,夜里两三点睡觉,白天上课时注意力就集中不起来了,两眼也睁不开,就更别说听老师讲课了。其实老师讲的是最重要的,老师都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对考试大纲和高考内容都了如指掌,他们一堂课的内容比学生在下面自己看几个小时的书作用还大。
那些早上不吃饭的同学就是为了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结果造成血糖低、心慌、出虚汗,影响听课效率,影响学习。
家长对只抓时间不抓效率的孩子要引导,对珍惜时间给以鼓励和肯定,同时要跟孩子讲明时间和效率的关系,要做到既抓紧时间,又强调效率,这样才能学习好、复习好,将来才能考得好。
高三上学期适当强调抓紧时间还是有必要的;但到了高三下学期,要强调的是时间和效率并重;到了5月份以后,更应该强调的是效率了。
家长要让孩子务必在12点前上床。
我强调效率并不是忽视时间,比如有的考生投机取巧,认为有了效率,有了什么解题的绝招,少做题、少复习也能考得好,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付出一定的劳动,不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考试技巧就想考好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心理,也不可能考得好。
我在这里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特别是四五月份,不少人都进入了抓紧时间忽视效率的误区。家长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防止并帮孩子克服这个复习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