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阴谋的阴谋(5)

 

在这个和谐的画面背后,还有长期被掩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这些事情直到次贷危机爆发出来才被曝光。2008年,ACORN创始人韦德·瑞斯克家族被查出从ACORN及其附属组织中侵吞公款近100万美元,ACORN的整个管理层更被指控侵吞500万美元的资金。为此,经营ACORN近40年的创始人韦德·瑞斯克最终在2008年选择了下台。当时,ACORN长期支持的奥巴马正在进行总统大选的节骨眼上,ACORN管理层贪污丑闻出来之后,奥巴马也不得不撇清跟ACORN的关系。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奥巴马在上台后下令调查ACORN,并且停止向ACORN提供政府拨款。而房地产行业这个时候都自身难保,谁还有空来管ACORN?ACORN终于在2010年因为入不敷出而倒闭。这个当年使劲让几百万美国中低阶层去买房的社会组织最终撒手而去,留下那些房子已被银行收走的或者为还在为能否按时支付房贷而发愁的低收入家庭自生自灭去。

韦德·瑞斯克是否改善了美国穷人的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韦德·瑞斯克通过ACORN获取大量的个人利益并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美国有不计其数像ACORN这样的社会组织,其中真正能够脱离私利而做到完全“公益”性质的,微乎其微。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房地产的辉煌,正是由大量低收入群体买房所共同营造出来的温馨画面。在这背后,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及其代言人通过各种手段合力逼出来的“刚需”。不怕穷人没钱,就怕穷人不买房、不消费。

接下来,所有的问题最后似乎都集中在替美国商业银行兜底的“两房”身上。这两个跟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私营企业能否力压千金,托起房地产融资所需的巨额资金?在算了算自己的家底之后,美国人有点心虚,于是便把目光对准了海外。而这个时代,又给了美国人机会;或者说,美国人又抓住机会了。

3.  滚动全球资本的雪球

在克林顿1992年11月3日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之前的两个星期,即1992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在这次大会上,中共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这之前的1991年,苏联解体,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总统,这年10月,叶利钦宣布俄罗斯将通过“休克疗法”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地球的那一头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刻眼观八方的美国企业认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他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迅速抢滩并扩大自己的地盘。克林顿主政的年代因此也成为美国资本全球化的疯狂年代,这也为后来的次贷危机埋下伏笔。而推动这一切的,恰恰又是美国的大企业、大金融机构。

早在1988年,美国政府就和加拿大政府缔结了《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议》。这个协议的签订在当时的美国和加拿大国内都引起过各自保守派和主张贸易保护人士的反对。

随后,位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也想加入进来,打算和美国、加拿大共同组成一个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个想法遭到很多美国老百姓更为强烈的反对。因为墨西哥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口有1亿多,劳动力成本低。墨西哥和美国接壤,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墨西哥人进入美国十分方便。一旦墨西哥和美国之间大幅降低双边贸易的成本,势必会有大量廉价的墨西哥商品和劳动力涌入美国,这意味着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和美国产业工人的工作机会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自由贸易区这个概念提出的第一天起,美国工会就组织工人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对贸易自由化。

相比之下,美国的大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却是一边倒地支持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对企业来说是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更丰厚的利润。如果美国企业把生产线迁到墨西哥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话,没有一个美国企业不愿意这样做。于是一场围绕自由市场的战争在美国大企业和产业工人之间展开了。

1990年,由通用、施乐、Alcoa(美国最大铝业公司)等公司牵头,由美国500强企业组成的商业组织——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在华盛顿开会,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很快,一支强大的宣传游说队伍组建起来。金融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CEO詹姆斯·罗宾逊和柯达公司的CEO凯·维特莫担当联合主席,通用、杜邦、美国电信等美国大公司成为分区领导,在自己所在的区域中召集中小企业共同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几十家公司通过媒体信誓旦旦地向社会承诺,一旦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公司在美国的工作岗位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长,因此美国工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哭天喊地。

而望穿秋水等着跟美国进行市场合体的墨西哥也没有闲着。1989年,墨西哥政府干脆在华盛顿设立办事处,不惜重金投入几千万美元雇佣美国的游说公司,去说服美国的高官和议员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甚至连美国前贸易代表比尔·洛克也以3万美元一个月的天价薪水受雇于墨西哥政府,加入到游说美国自己人的大军中。1990年6月,墨西哥总统卡洛斯·萨利纳斯访美,更是单独会见了商业圆桌会议的美国大企业成员,感谢他们对美国和墨西哥双边贸易的支持。

另一方面,美国工会等反对自由贸易的机构也在行动。在工业重镇密歇根州,卡车司机工会组织Teamsters私下拜访当地的议员,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投票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工会将在其政治选举中支持他们。美国汽车工人协会花了350万美元在媒体播放广告,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议。1991年,美国工会组织了几十万人涌进华盛顿进行抗议。

双方的交锋在1992年美国新一轮的总统大选中到达了顶点。这一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出现了三位候选人:寻求连任的共和党总统老布什,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及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亿万富翁罗斯·佩罗。如何处理好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成为当年大选最重要的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候选人能够赢得多少选票,而谁最后当上总统又会直接关系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得失。

石油老板出身的老布什总统一如既往支持自由贸易,这既是布什家族背后利益集团的需要,也是保持自己政策一致性的需要;如果改变政策,就意味着自己之前的政策不对,那无异于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势单力薄的克林顿这个时候需要大企业集团的支持,因此也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但是为了安抚美国工人,克林顿承诺处理好就业和环境问题;克林顿的竞选搭档、副总统候选人戈尔还以“环保先锋”的角色出现在公众面前,争取到了不少产业工人的选票。而独立候选人、亿万富翁罗斯·佩罗自己有的是钱,唯一要做的是讨好选民,因此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主张美国应该实行贸易保护,跟墨西哥划清界限。

最后克林顿以43%的选票当选总统,罗斯·佩罗作为独立候选人破天荒地获得了18.9%的大幅选票,老布什则丢掉了总统的宝座。不过老辣的老布什在1992年12月17日,也就是他离开白宫前的最后一个月,不顾美国人的抗议,执意和当时的加拿大总理布莱恩·莫隆尼及墨西哥总统卡洛斯·萨利纳斯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权力过期就会作废,老布什为美国大企业集团留下了最后一份政治遗产。 

然而老布什也因此捅了马蜂窝,美国民众痛骂老布什是卖国贼。

按照美国法律,老布什代表美国政府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必须经过美国国会批准才能有效,而美国国会批准的法案只有在美国总统签署之后才能真正生效。因此美国国会和新任总统的态度十分关键,围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斗争继续如火如荼地在美国进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