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从1912年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年10月(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这24个年头中,鲁迅收入的平均111%即九分之一用来购置图书。可见读书、购书、写书、教书,是鲁迅一生矢志不渝的、最强烈最持久的嗜好。
从1912年5月到1919年11月,即鲁迅居住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原称山会邑馆)的7年半期间,鲁迅独居,每月收入相当稳定,除了积存薪金准备置办房产(三进大四合院)以外,经常以十分之一左右的收入用来购置图书。
但从1920年到1926年夏,即鲁迅先后居住在北京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宫门口西三条21号期间(离开北京南下之前),鲁迅的经济生活下降。由于北洋军阀政府长期拖欠教育经费,鲁迅在这7年内,收入比1919年的水平减少了大约30%,而经济负担加重,手头拮据,仅能以收入的大约5%用来购置图书;其中境况最差的1920年仅购书5180银圆,占收入的2%;1924年仅购书9924银圆,占收入的38%;这几年是鲁迅生活最压抑、思想最苦闷、健康状况最受损坏的挣扎、苦斗阶段。
1926年夏鲁迅由北京南下厦门、半年后又转往广州,1927年中鲁迅携许广平赴上海定居。此后,他作为自由撰稿人依靠“爬格子”谋生,经济上独立自主,生活上得到保障。鲁迅在上海度过了比较富足的晚年。1926-1936年这十年间,他手头宽裕,能以收入的十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用来购置图书。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账,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册书籍和6900张古文物拓片,共16500件,一一著录在册,如数家珍。
我整理统计并核实了“鲁迅购书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表格,由这些准确的定量的数字,反映了鲁迅生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由此更加证实了我多年前提出的观点——
“离开了经济生活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
“鲁迅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以他超越了‘权’和‘钱’的自由职业作为稳固的经济保障。
“鲁迅的经济生活,足以摆脱了官的威压、商的羁绊,从而保持了他的精神主权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