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鲁迅谈自己的收支概况(1)

鲁迅的日本友人、《中国小说史略》的日文译者增田涉,曾于1931年3月到12月之间,在上海跟鲁迅直接交谈,过从甚密。增田涉后来在《鲁迅的印象》一书中回忆道:“初头的十个月,每天午后在他家度过三小时及至四小时,到了傍晚,也常在他家吃晚饭。现在谈到他,大体是以当时的见闻做中心……”根据1931年这十个月间鲁迅的交谈,增田涉叙述了当时鲁迅的收入与开支概况如下——

在中国仅仅靠稿费和版税生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只有像他(指鲁迅)那样出名的人才可能,一般的文学家要没有教授、编辑等固定职业是不可能的。他的收入,据我所知,也仅限于版税;稿费呢,像他那样地位的也只是千字二圆,因为他写的都是短文。不成问题,他说,稿费之类大抵让和杂志社联系的青年拿去,自己是一个钱也没有拿。尽管这样,竟然有人谩骂他,说他常写短文是为了“花边”(银圆的铸纹,也就是指当时一块钱的银币),他很愤慨,就利用了这个话,把当时的随笔集题名为《花边文学》。据我所知,他的收入是靠从前的书——主要是《呐喊》与《彷徨》继续重印的版税。版税是二成五(即25%),听说那时候在中国是最高的。据说他一个月的用费需要四百圆,那时是昭和六年(1931),日本钱一百圆约等于中国钱二百四五十圆。生活费二百圆,买书费一百圆,给母亲的生活补贴一百圆。——他说,周作人在北京,不照顾母亲,所以我不能不汇钱去。母亲跟他的前妻一道生活,他寄送生活补贴虽说不是没有理由,但同样住在北京的弟弟(指周作人)不稍微照顾母亲的生活,却是奇怪的事。而当时周作人在四个大学教书,收入不少,而且是可以从容写作的身份。鲁迅却是被压迫、被搜捕的不自由的人,尚且靠一支笔,继续着真正的“恶战苦斗”。只看他连窗口也不能靠近的日常生活,听见只有他每月给母亲寄生活费用,我对于周作人无论如何也没有好感,尽管他写作多么有名的随笔说着漂亮话,但在为人上我是不喜欢的。或者,其中也许是介在着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的缘故吧?而当初,周作人夫人从日本来的时候,鲁迅给她娘家汇寄生活费的事,在《鲁迅日记》里却是记载着的。《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下册,第456页。

据《鲁迅日记》所载的数字,则24年间鲁迅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408万元,2009年816万元。而其中耗资13万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约合1995年人民币46万多元,2009年90多万元,平均每年耗资合1995年人民币2万多元,2009年4万多元。后十年书款更多于前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