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温州人面临的六大困境(4)

5.产品寿命越来越短

当前,新产品越来越多,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产品渠道也越来越广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新产品失败的比率也在持续增长。在中国,接近95%的新产品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这主要是新产品被不断投放市场,迫使竞争乏力的产品退出市场。

以手机为例,在过去,一款新手机至少可以在货架上摆放1~2年不被淘汰,那时消费者选择的产品余地较小,在购买过程中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现在的情况是,手机厂商每过几个月便有新产品推出,这些新产品在外观、附带数码相机功能、像素大小、上网功能或GPS导航功能方面不断革新,但价格相较过去却未大幅上升,因为竞争对手也在推出拥有类似功能的产品。部分旧产品仍未被撤出货架,但已少有消费者问津,价格也跌去大半。与此同时,新产品的大量上市,刺激了消费。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快,有调查显示,一年之内更换两部以上手机的年轻消费者不在少数。在大多数消费品领域,竞争在不断升级,每一款新产品成功推出,都将从老产品手中抢夺一部分市场份额,竞争品牌也在相继推出新产品。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批老产品退出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了。

与手机市场一样,温州众多行业的产品寿命周期也是惊人的短。服装产品就和手机一样,每一年有多款新产品面世,原来的产品有可能面临淘汰。由于竞争者的模仿能力强再加上宣传广告的引导,顾客需求变化也随之改变。因此,温州各个行业的产品寿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无穷的压力,更使每款产品的利润变得更加微薄。

由于当今的技术发展迅速,企业所开发的产品生命周期将变得越来越短,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最新潮流,这也是转型时代,温州企业所必须面临的难题,而这也将成为温州企业转型的重要课题。

但温州人,永远是追求优秀与卓越的一群人,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摆脱了“产品价格低、同质化严重、产品寿命周期短”等问题的困扰,而是早早地通过产业升级,走向了品牌经营之路,开创了新的“温州模式”。

管理之困:管理模式落后,职业化不足

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温州企业原先看不到的隐性问题逐渐暴露。温州企业大多数是加工型企业,人员多则几万几千人,少则几百几十人。队伍的扩大,必然导致管理的问题产生。由于长期忙于应付订单生产,赚取最大化的利润,很多温州企业无暇顾及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导致问题不断累积,如果处理不当,最后可能崩盘。近来出现的一批原来号称品牌大企业的倒闭,就是鲜明的例子。

缺乏战略,盲目发展

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我整天没有做几件事,但有一件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规划未来。”温州企业规模由于大多偏小,因此在战略管理方面非常缺乏。很多企业没有长远的规划,大部分是跟着感觉走。由于温州企业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从小做起,习惯于什么事都自己做,因此导致事务性工作太多,无暇顾及企业使命、业务和方向。

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没有规划,随机管理。这是温州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如此发展很容易进入误区,导致企业盲目发展。很多企业主在跟随战略的状态下,看到什么赚大钱,就做什么;做好一样不够,还得多做几样。如此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终使企业陷入泥潭。

据媒体报道, 2010年10月份温州市的居民储蓄余额比9月份减少了80多亿元。周德文称这笔资金,不是用在温州实业,而是继续投向房地产和金融领域。与此同时,靠中小企业起家的温州商人却普遍减少了对实业的投资。乐清市大洋汽车电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功洋告诉记者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一个劳动力成本提高,另外一个创新能力薄弱了,那么做这些老的、传统产品没市场了嘛,原来有些资本积累了,就投到房地产呀或者其他领域。

周德文说:“有些温州企业家甚至把厂房出租或者出售了,把钱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市场;有的企业家就把厂房出租甚至出售了,拿着这些钱进入到股市、房市来进行投资。这种趋势要引起警觉。我一直提醒政府,要警惕产业的空心化。”

炒房是温州人所擅长的,但盲目把实业资金全部投入房地产,必将导致实业的迅速萎缩,产业发展将无从谈起。

家族化管理,职业化不足

家族化还是职业化,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其实无论是家族化还是职业化,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把这两者相结合。全面职业化,对于当前的中国国情来说,尚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是否运用家族化管理,要根据企业的现状来进行,但管理的职业化,却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手段。

温州企业在发展的早期几乎都是由小作坊起家的,多以家庭为单位,以亲情为主导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据调查,在浙江的民营企业中有96.6%的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是由最大股东担任,两者合一的有64.83%;在一些稍有规模的民营企业中,由亲朋好友担任领导阶层的占了41.3%。

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创业早期对于促进温州企业发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家族成员的目标利益非常一致,成员稳定,而且彼此信任度高,这样企业的内在凝聚力较高,决策灵活而迅速,一方面使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对市场机会做出迅速精准的反应。

家族化管理,虽然在温州人创业阶段功不可没,但由于家族化管理的种种弊端,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进步,首先应该把团队变成一个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其次,如果确实有家族管理存在的必要,也要把家族管理者变成一个职业化的管理者。这样才能既发挥家族管理的优点,又能使企业成为一个现代化治理结构的良性企业。

管理生硬,没有企业文化

温州企业创始人,大部分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在企业管理中很少关注企业文化部分。平时对员工的管理,也都采用较为直白且生硬的家长式管理。领导对员工一般都直接发号施令,很少考虑员工的感受,被大部分企业员工称为“缺少人文关怀”。

有文章指出,温州老板对员工管理非常严格,但在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和柔性管理。首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都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努力工作,但对于员工却管得相对较少。没有有效满足员工的相应需求。其次在管理中,很少培养下属,也不愿与下属平等交流,总是端着领导的架势,与员工无法有效沟通。再次,不懂得与员工分享,员工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管理生硬,待遇一般。这在过去的年代,也许还能有一批员工为其努力工作,因为他们为了生存,没有太多的选择。但现在的80后、90后年轻员工,是一群有个性、有想法,没有生存压力的年轻人。他们如果在一个企业找不安全感,必然会选择跳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