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怎么办

同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星期天,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烧鸡,同事的儿子一上饭桌,便用筷子在盘子里乱搅。问他挑什么,孩子头也不抬地说:“找鸡腿呀。”同事故意逗他说:“今天能不能把鸡腿让给爸爸?爸爸也喜欢吃鸡大腿呀。”没想到孩子竟断然拒绝,不仅飞快地把鸡腿夹进自己的碗里,还满不在乎地对同事说:“你们吃鸡脖鸡爪吧!”

看到这一幕,同事便想到,这都是每次吃鸡时总把多肉少骨的鸡腿夹给孩子造成的后果。由于他们这种特殊的照料和关爱,刚满7岁的孩子已理所当然地养成了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习惯。一家人吃苹果,孩子总要挑最大的一个;切西瓜吃,孩子首先抢最大的一块……他总觉得自己享受最好的东西是天经地义的,以至于慢慢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他人,甚至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

同事说,记得儿子刚刚上饭桌吃饭的时候,看到我们夹给他的鸡腿,也曾瞪着迷惑的眼睛问我们为什么让他吃鸡腿。当时我们这样告诉他:“因为鸡腿最好吃呀。”“那你们怎么不吃呢?”儿子又问。我们便对他说:“因为我们疼爱你!”原来孩子自私的毛病正是我们疼爱他的“产物”。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种无私的爱往往使我们不自觉地把最大的苹果让给他们,把最好的鸡腿夹给他们。但我们在做这一切时,却很少考虑我们疼爱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当我们一次次把最好的东西夹给孩子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把自私的毛病夹进了他们的碗里。

相信你看过或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每次吃鱼,母亲总把鱼身让给儿子吃,把鱼头留给自己。时间长了,儿子有些奇怪,便问母亲,母亲告诉儿子说自己喜欢吃鱼头。有一天儿子偶然尝了尝鱼头,发现并不好吃,这才知道母亲之所以吃鱼头,是为了把更鲜美的鱼肉留给自己。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议:“要教育学生心目中有别人。”“我们在教育上首先关心的是要让孩子体会到为母亲、为自己的同学而劳动的自豪感。见到他眼里闪烁着作为人的这种自豪感后,我才能说,现在,这个人身上的人性诞生了。”

因此,我们在平时教育孩子时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如,孩子玩玩具时,要告诉他,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才有趣;吃东西时,要让孩子明白,好东西要大家分享……经常这样引导孩子想到别人,那么“别人怎么样”就会在他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现实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自私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这种毛病长期得不到纠正,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便会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孩子慢慢养成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形成骄横跋扈的性格,会妨害孩子的成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