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沟通的成败取决于父母的态度(10)

10.帮助他而不是代替他

有一名女大学生辛辛苦苦考上了某名牌高校,然而就在开学后的第四天,这名19 岁的女生不辞而别回了老家。原因是她不会洗衣服,不会收拾床铺,甚至不会买饭,至于与其他同学沟通、协调等就更谈不上了。而他的父亲千里迢迢,专程跑到大学里为她办理了退学手续,退学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女儿无法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类似的问题在现在的大学生中已不鲜见,有的家长为上大学的孩子雇保姆,更有甚者,有的父母为了远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不惜打“飞的”为孩子去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不知父母们如此的爱,结果又是什么呢?

沟通有方法 很多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东西都不懂,许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有时候让他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但是做父母的可能不知道,大人的这种越俎代庖大大地延缓了孩子自立性的发展,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伤害,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另外,一些家长总是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出危险,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收拾书包时怕他丢三落四,于是替他收拾;孩子没有时间整理房间时,父母又亲自上阵,理由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孩子要洗澡时,替他拿衣服,放水等。总之,将孩子的吃喝拉撒照顾得无微不至,不需要孩子花一点口舌、费一点力气,使孩子的手、脚、口、目等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事事包办代替,或把孩子看得过于娇弱,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对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信心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而且还会严重扼杀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使他们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不前,从而为消沉、懒惰、无能、自卑埋下了祸根。

父母们要认识到,让孩子锻炼就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完成的事,只要他们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信心。如果从此时开始,父母就能因势利导,放手让孩子锻炼并从旁边支持、鼓励与帮助他,孩子的独立性便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爱的付出不等于爱的收获,方法不当的话,有时候付出得愈多,收获得愈少。孩子没有锻炼的机会,永远也长不大,没有与他年龄相符的能力,永远也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家长不要事事代劳。孩子应尽的责任,要让他学会自己承担。无论对错,由他们去做,心理成熟和尊重他人来自于不断的错误,不断的自以为是。

当然,当孩子的行为严重偏离了方向时,父母就需要伸手帮一下了,切记:只是帮助,不是代替。

爱心小贴士 司马特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应对危险的局势,父母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我们替孩子做了,就剥夺了他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能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