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哪几年对孩子最重要(1)

一、3 岁,孩子说话时开始用“我”了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最开始在这张纸上写字、画画的是家长。因此,孩子长大后变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当家长抱怨孩子淘气、不听话的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的身上,因为孩子的性格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是0~6 岁。其中,0~3 岁是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一个转变阶段,相当于人的一生中的第一个节点。这时候的孩子还没有自己选择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是来自家长的,性格也一样。

例如,如果在孩子的意识形成期内,孩子感受到的都是来自长辈的溺爱,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么,在他形成自我意识之后,就会自然地以自己为中心,什么事情都想依赖别人,缺乏自立能力。如果在意识的形成期内,家长传达给孩子的是,有些事要由大人来帮忙,有些事必须自己做;那么,孩子形成自我意识以后便会分开来看问题,在内心观察哪些事应该自己做,哪些事应该去请教大人,这样的孩子自立能力就会很强。所以,当孩子由第一个节点走向一条线段时,实际上帮他作选择的是家长。

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孩子身上的缺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他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带有儿时所受教育的痕迹。

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事例:

阳阳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奶奶非常疼爱他,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每天送他上学,接他回家。

阳阳的学校离家很近,走路几分钟便能到。班级里很多同学都是自己上下学的,阳阳觉得这样也挺好,因此也想试着自己上下学。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阳阳早早地就决定,新学期开始后自己要独立去上学。然而,他却和爷爷奶奶起了争执,爷爷奶奶坚决不同意阳阳自己去上学。最后,阳阳没有争取到爷爷奶奶的同意,依然由他们接送。

慢慢地,阳阳上中学了,他已经没有了自己上下学的意识,依然每天都是爷爷奶奶负责接送他。

班级里很多的同学都会笑话阳阳,阳阳也觉得很没面子,但他总是不敢去尝试。

这对老人就是选择错误方式教育孩子的典型。当孩子要求自己独立的时候,正是处于他的成长阶段的一个节点上,但爷爷奶奶将他引向了一条错误的线段,最后导致孩子变得异常胆小,自理能力极差。

生活中,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家长极力地为孩子付出,但孩子得到的有益引导却很少。这关键还是在于彼此之间的不了解。其实,了解了孩子成长的关键点之后未必就能够教育好孩子,但是可以让家长的思路更清晰,选择时更有依据,因此了解这些关键点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现将家长必须了解的几个关键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 动作发展:

1岁到3 岁是孩子动作发展最快的时段,他们会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做出各种动作,2 岁时动作发展不大,主要是用于巩固1 岁时学来的各种动作。

这一阶段,家长应该多给孩子提供些适当的设备,鼓励他们多动,例如可以在地上铺些泡沫板,让孩子在干净的、不易摔疼的环境中练习走步等。

★ 语言发展:

孩子会说话的时间早晚差异很大,通常来说9~12 个月的时候,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内,他们每天都会学习一些新的词汇,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会在这一时段内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家长们要注意的就是,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应该和他们多进行沟通,带他们认识更多的事物;另外,和孩子说话时语速一定要慢,给他们充分的反应时间。

孩子上学后,就开始学会想象了,他们的语言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说话时候经常会用一些夸张性的词语。这时候,家长应该试着尽量地丰富孩子的语言世界,让他们多看些儿童读物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小结 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无到有的,认识自我也是一样。孩子慢慢地建立起自我意识之后,家长就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了。对小孩子来说,鼓励和尊重才是最好的成长助推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