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温暖(2)

虽相识多年,我却一直无缘到她的西沟村一看,直到前几年春天终于有了一次机会。西沟,真是深山大沟,前沟后沟沟套沟。老申已是七十八岁的人了,领着我翻梁下沟如履平地。她先领我看西沟发展史的源头,解放前的沟底破窑,又看如今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林。村里依山而建的层层窑洞,比城里鳞次栉比的水泥楼房更令人赏心悦目。在坡上她指着一孔破败的窑洞说,那就是当年她的引路人、老劳模李顺达逃荒来这里落脚的地方。

我奇怪这大山里的交通之便,不管哪条沟,车子都可进可出。原来这里也有老申的功劳。过去山区多年通不了路,老乡头年买个猪娃抱着上山,第二年长成大肥猪,却抬不下山。山货运不出,看病难,上学难。作为人大代表,申纪兰对这种关乎民生的现状很是揪心,2001年她在全国人代会上正式提出议案,请政府关注山区交通建设。交通部负责同志立即率人到太行山区调查部署修路。政府亦相应拨款。现在山区已村村通公路、通班车。这通车之便还带来另一情况,常有外省市的村民慕名到西沟来,向人大代表申纪兰反映本地的民情和积案,老申都认真听取。

从西沟回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人大代表,就是要代表人民说话;而要能代表人民说话,先得自己不脱离人民,永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以申纪兰的资历,从一届代表当到十一届代表,已是全国名人,就是任何一个文体明星也未有她这样在媒体上占据的时间长。上到中央下到省市,她不知曾结识过多少领导,多少大人物,她也有多次机会去高就他职,但她从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从没有借机为自己办一件私事,三个孩子也都是平头百姓。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是欧洲唯一没有被荣誉宠坏的名人。申纪兰顶着名人的光环已半个多世纪,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她确实以代表的身份为人民办了不少事,有的还是很不一般的大事,但她从来不说,也不让媒体宣传,这正是她最让人敬重的地方。每次到北京开人代会时,总有许多人围住她签名,又有人买了很多首日封让她签名,这成了她的一大负担。我常劝她适当谢绝,她却说:那是人家对咱的信任。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专题记者在采访结束后问她,如果用两个字概括自己,她会选哪两个字。申纪兰毫不犹豫地说:“忠诚。”这是一位让很多接触过她的人感怀的伟大女性。她经常说:“我最感谢党的是,没想到(旧中国)四万万五千万逃荒要饭,没想到(新中国)十三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好日子,共产党多伟大!”这是多么简单、直接、朴素的感情。

六十年不短,写下这六十年不易,走过这六十年更不易。

所以它很珍贵。

读完申纪兰所述六十年经历,同样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我想说的是:“温暖。”

这种温暖来自于一个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劳模对土地的感情,来自于从“男女同酬”走出来的人大代表对人民的情感,来自于对自己的领路人老劳模、共产党员李顺达同志一生的恩情与敬重,来自于对解救了自己和全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一生的忠诚与追随。

梁衡

2011年6月2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