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一筹:美元宽松与紧缩
面对如今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形式,美国的货币政策也是日新月异。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为了助推经济发展,美国人推出了新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引起外界的共同关注,美国人这种开着直升飞机向全世界撒美元的行为,其目的是向全世界转嫁美国的债务危机。被美元牢牢绑架的各国政府不得不为此埋单,各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剧增。我们不禁想问一句,这种无耻行为美国人到底还要干多少次?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也称之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利率接近或者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由中央银行通过
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
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样一方面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舒缓市场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银根松动或购买的资产将随着通胀而贬值时,货币有贬值倾向和风险。
在定量宽松货币的政策支持下,银行通常会在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其余的资金用作贷款,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供应,即存款倍数效应,举例来说就是,假设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是15%,量化宽松每创造$10,000,可产生的最终货币供应为$150,000。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向本土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大大降低借贷成本,最终方便借款人。
定量宽松货币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实行的,因为量化宽松并不是像很多人形容的“开机印钞票”,而通常只是调整电脑账目。一个国家要想实行量化宽松,最根本的条件是必须对其他货币有控制权,所以,像欧元区的很多国家就不能单方面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措施的出台,一般是一国以减息来增加货币供应行不通的时候,其中央银行会选择在利率接近零的时候推出此项措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罕见,首先尝试这种政策的国家是日本。2001年时,日本央行采用了一个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在零利率基础上实行进一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其做法是将大量超额资金注入银行体系中,使长短期利率都处于低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应对出现的通货紧缩。2007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和英国都选择了以量化宽松作为金融政策以减低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2007年底次贷危机开始起,美国的金融市场收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著名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要么倒闭,要么被大量注资收归国有。美国开始试图通过注资金融业来消除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但结果不甚理想,至此全球性经济危机终于爆发。在美国经济步入十字路口的时候,刺激经济发展成为首要任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美国的对抗金融危机的选择。
美联储在宣布将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点之余,先后采取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第一轮是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3月,美联储购买了1.7万亿美元的抵押债券和国债,以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于去年11月推出,按计划到2011年6月底前的8个月期间购买美国国债6000亿美元。具体演变过程如下:
(1)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国家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房利美、房地美、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2)2009年3月18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09年的采购额最高增至1.25万亿美元,机构债的采购额最高增至2000亿美元。另外,为促进私有信贷市场状况的改善,美联储还决定在未来六个月中最高购买3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证券。
(3)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在结束利率会议后发表政策声明宣布,决定购买总计1.25亿万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美联储指出,机构债采购额度的减少与近来的采购速度以及市场可获取的机构债数量有限有关,这些证券和机构债的采购预计将在2010年第一季结束前完成。
(4)2010年4月28日,美联储在利率会议后发表政策声明中没有提及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机构债问题。这标志着首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式结束,经统计,首轮定量宽松总计为金融系统及市场提供了1.725万亿美元流动性。
(5)2010年11月3日,美国宣布了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2011年6月底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以提振经济。
比较两次宽松货币政策可以看出,第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源自美国利美、房地美破产,次贷危机横行,美国大型银行投行无力自拔,需要政府出面来干预和拯救美国经济,可谓迫不得已。而第二次美国经济已经在第一轮经济刺激下有所缓和,虽然失业率仍处于高位,但出口力度已经有大幅增强,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也已经大大缓解,所以,当美联储宣布发行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时,即便是货币发行量远小于第一次,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很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