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年的时间里,以牧牛为基础,并与春播庄稼相结合的农耕文明在欧洲中部一片广大的区域上发展起来。农耕部落继续在土地更松软的地区传播着,他们伐木造田,在原是森林的土地上放牧牛群,使得许多土生土长的觅食者游团也开始采用这些新的经济模式。早期欧洲农耕文化中最著名者当属以其独具特色的线条纹陶器命名的斑纹陶文化(Bandkeramikcomplex)。这种文化最初在大约公元前5300年时出现于多瑙河谷中部,然后迅速沿着这片有着天然屏障的河谷向西传播到荷兰南部,向东则到乌克兰部分地区。斑纹陶社会对空间进行了很好的分割,每个社区大约占地202公顷。人们生活在由木头和茅草搭建而成的长方形房屋里,这些房屋长5.4~14米不等,很可能用来居住、保存谷物和动物(图6-9)。每个斑纹陶村落里居住着40~60人不等。
几个世纪过去了,人口迅速增长,各个聚落之间的空间也渐渐被填满了。一段时间之后,村落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明显,聚落被用圈地保护起来。正是在这一时期,公共墓地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西欧著名的巨石建筑(megaliths,希腊语“mega-lithos”,“大石头”之意)。这些坟墓由巨大的圆石砌成,并被埋葬在土墩之下(图6-10)。地位尊贵的族长很可能就是被埋葬在这些公共墓地中;而对于一些特别依附于其可耕地的农耕社会来说,那些位列祖先宗谱之上的人们有着最高的社会地位。从现代类推法来看,这些祖先曾被视为土地的守护者,起到了联结生者与掌控人类命运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稍晚些时候,大约在公元前2800~前2300年间,个体墓葬和公共墓地出现了。可能是单个领袖的墓葬,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物往往有标示其地位的徽章随葬。他们很可能是某个群体的男性祖先,也是土地所有权的权力来源。现在,酋长制、土地和财产的继承都被合法化了,同时欧洲农业的特征也迅速发生变化,这部分是由大约公元前2800年前犁耕的引进所造成的。
6.6亚洲的早期农业(公元前6000年以前)
植物栽培的另一个主要中心出现于东亚地区,这里食物生产出现的时间几乎和亚洲西南部一样早。
中国南方的水稻栽培
水稻是南亚和东南亚广大地区古代农业的主食。今天,大米已经占了17亿人口食物总量的一半,占人类消耗能量总卡路里的21%。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一最重要的栽培作物的起源可以说几乎一无所知,但是DNA研究者们暗示,今天的两种主要水稻品种是首先在印度、缅甸、泰国和中国南方地区开始栽培的。
水稻是东南亚北部地区和中国南方最早被人工栽培的植物之一。植物学家们相信,作为当今人工栽培物种的祖先,水稻和亚洲黍(Asianmillet)是在冰期末期由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边界附近的多年生植物发展而来的。人们认为最初栽培野生水稻的地方是一块冲积形成的沼泽地带,那里有足够的水分以促进谷物的生长。第一种被栽培的品种很可能出现于浅水地带,那里季节性洪水泛滥将植物种子散播到永久性干旱区和永久性洪泛区之间的边界地带,从而使土地的准备工作不再那么繁重,也就为这种栽培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可能也出现在印度的恒河平原、东南亚富饶的沿海栖息地,以及布满红树林沼泽的中国南方地区。
人们曾试图通过兴建围堵冲积物的环形堤坝来拓展季节性洪泛区,最初进行栽种的努力很可能就是这一尝试的结果。堤坝一旦被冲毁,洪水就会淹没干旱地带,使之可以用来种植水稻,由此为野生水稻的生长创造了新的地域。这样只要一小步就可以在湿地上实现播种和收获(稻谷)。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全新世早期,一种以采集野生水稻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方式在地势低洼的季节性泛滥地区发展起来。作为对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压力的回应,系统化的栽培农业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