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界史前史导论(1)

今天,西方科学已将250万年的史前史写入了编年史,那是一段可向前追溯成百上千年有关人类各种尝试的叙事史。这是一个立足于科学研究的故事,与人们用来定义自身与自然界和精神世界之间复杂关系的创世传说大相径庭。这些传说深入人心,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它们在人与其历史之间培养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关系,因而与力图理解我们普遍的生物根基、文化根基以及人性的多样性的考古学所提供的关系大不一样。

1.2伪考古学

黄金法老,失落的文明,被埋葬的宝藏——考古学就像一个传奇的世界,充满着高度的冒险性和诸多激动人心的发现。一个世纪以前,考古学的确关乎到偏荒之地进行充满异域色彩的旅行。那时,通过几个星期的挖掘,的确有可能发现当时未知的文明。今天,考古学已是一门高度科学化的学科,与灿烂的发现相比,更关心古代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是,那些未解的神秘现象和英雄人物仍然拥有一种特殊的光环,始终是许多人关注的中心——有些人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历史的谜团令很多人着迷,尤其是那些喜爱冒险、空想和科幻小说的人们。这些人创作了华丽的冒险故事——几乎一成不变的都是建立于虚幻资料上的史诗般的旅行或远航。举例来说,英国记者葛瑞姆·汉卡克(GrahamHancock)曾宣称,12000年前,在南极的冰山下曾有一个繁盛的文明。(当然,那些壮丽的城市已经被深埋于冰原之下,要发掘是不可能的了!)从南极出发的殖民者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建立了像玻利维亚高地上的蒂亚瓦纳科(Tiwanaku)遗址那样广为人知的殖民地,并在尼罗河畔筑起了斯芬克斯像。通过把各种自相矛盾的地质数据和孤立的考古发现拼接在一起,汉卡克编织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考古学家公开质疑埃及等地的古代殖民地和文明遗迹到底是在哪里发现的,但汉卡克对此不屑一顾,他坚信这些牵强的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大众读物作家,他成功地把一个业余侦探写出来的疑似“惊险小说”拼贴成了一部畅销书。

汉卡克拥护的这类虚浮的伪考古学(pseudoarchaeology)永远吸引那些不耐于科学的步步为营,而宁愿相信最微弱的可能性的人们。这无异于一名科学家试图借助发现在丹麦、新西兰、南非、西班牙和塔希提的器物来重建一座美式大宅。

类似这样伪科学的无稽之谈有很多种。有些人相信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大陆曾经坐落于巴哈马群岛的水下,几千年前,亚特兰蒂斯人逃离他们沉没的家园,来到美洲定居。还有一些人幻想,早在哥伦布以前,古埃及的战船和罗马战舰就已经穿越了大西洋。所有这些怪诞的考古宣言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过去复杂的事件进行了过分简单、省事儿的解释,虽然作者们使用了一些考古数据作为基础。

这些伪考古学属于宗教信仰和科幻的范畴,真正关于过去的科学必须建立在缜密的程序和一丝不苟的资料收集之上,来自将其不断修正的假设理论化的过程之中,并接受来自田野和实验室的信息——简言之即考古学、生物学及其他证据——的检验。

1.3史前史、考古学和世界史前史

人类是少数具有直立行走功能,从而解放双手以从事其他行为的动物之一。我们的大脑具有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控制上述生理特征。同样,大脑还能让我们以语言的形式进行象征性的和口头的交流,并且发展出高度多样性的文化——通过学习而掌握各种行为方式,并适应我们的自然环境。这些历经千百年进化而来的特性使人成为人。

有关历史的科学研究旨在为人类起源的基本问题寻求答案。人类出现于多久以前?何时进化?又如何进化?我们如何解释人类之间显著的生物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早期的人类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定居的?又是如何创造出这么多不同的而又复杂程度各异的社会?为什么有些社会仍旧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而另一些社会已经开始耕种作物和驯养牲口?为什么当非洲南部的桑族(San)觅食者和北美大盆地(GreatBasin)的肖肖尼族人(Shoshone)还以小家庭的形式聚集生存时,古埃及人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Aztecs)已发展出了高度复杂的文明(图1-2)?更复杂的人类社会是何时演变而来的?为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研究世界史前史的科学工作者们所关心的。

读书导航